这本书“讲什么”,为什么值得读? 这本书主要是基于提升学生学习力,给出了21把钥匙,包含了学习方法、情绪管理、考试减压、EQ沟通、自我成长五个方面的理论加操作要点加实操案例加反馈而组成的。不仅能帮助一线教师筑牢学生的心理防火墙,也能帮助一线教师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火墙。当然同样适用于学生和家长。这本书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立项课题“指向初中生学习力提升的元认知五维调控技术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本书最戳人的内容或价值是什么?
本书包含了非常多的心理学疗愈技巧,若能将其中一俩个简单重复做,毫不夸张的说,都可以当自己的心理疗愈师了。强烈推荐本书中冥想、挂钩、EFT八点法来守护自己,冥想可以让自己心境平和,挂钩可以使自己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八点法则可以疗愈很多过往卡在身体里的创伤,也可以在当下快速调频。
当然这本书里周老师也说了,她并非是这些方法的原创者,她只是实践者和记录者,正因为有她细致的记录,大家在看本书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去模仿实践拿到效果。我在此书出版前就知道八点法,也用八点法完成了很多个奔溃事件的穿越。举个例子:以前,孩子一晚睡,我就很愤怒,严重的时候我都对孩子大吼大叫,把孩子吓得更不敢睡。后来接触了心理学,对自己的愤怒情绪说“是的”接着用八点法处理这部分的问题,慢慢的我可以接受孩子晚睡了,同时我也有力量去积极寻找陪伴孩子早睡的办法。现在孩子的睡眠基本正常了,我也在这方面平和很多。 书中还提到的非常好用的技巧是录像机说话和先跟后带。我用这俩个方法,化解了学生在校的俩起打架事件。一件是我班上一个男生,桌上放着一把可以把人喉咙割破的美工刀,非常锋利又大,他拿在手上推进推出,感觉随时可能“利刃出鞘”,我看到后,用录像机说话的方式:“你拿着这美工刀,有点锋利啊。”他笑笑不说话。然后,我假装开玩笑说:“借我玩玩,不还了哈”学生当然不同意,然后我说:“那先借我这放一放,下课来找我,我还给你。”下课后,他来找我,我用先跟后带的方式,把我的猜测和引导告诉他:“我猜你这个刀不仅仅是用来切割纸张的,还防止哪个人得罪你了可以用来复仇的,对吧?”他笑着默认。然后我继续:“如果,这把刀,放在我抽屉里,当你真的很愤怒忍不住的时候,你要走一段路来我抽屉里拿,再回去泄愤,中间是不是多了一段冷静的路程?是不是更不容易酿成悲剧,你要不要试试?”他一开始摇摇头,后面我继续说问:“如果,这把刀真在你的手上,你真的很愤怒的时候,你的这个暴脾气,你确定你能忍住?如果没有刀,你顶多用拳头,但是有了刀,那就不一样了,你想一想?”他后面点点头把刀给我了。我告诉他:“这把刀,毕业的时候你可以拿回去,不算没收。”后来,这个学生再也没来拿这把美工刀,到现在还在我的抽屉里。毕业后,他加了我微信,调皮地喊我,“恩师”。我也乐于祝福他越来越好。 另外一件则是俩个学生在我写板书的时候,一回头直接扭打在一起了。我用录像机说话的方式:“我看到你们俩打在一起了。”然后他们就分开了。接着对其中一人说:“我感受到你很愤怒。”被我看到他的情绪就平复下来了,后面就再和平处理这事了。
适合谁读,什么时候读?
适合三大类人群阅读:
1迷茫期、想学好,很努力却没有成效的学生。因为里面有重点分享提高专注力的实用方法,简单易操作。还有减压的方法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细致到如何阅读教材都教了循环法。
2焦虑、紧张的父母。父母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待,但是一个不会爱自己的父母,低频的父母是没法把孩子往高频去带的,尤其是面对不自主学习、躺平摆烂的孩子更是如此。父母阅读这本书,里面的沟通技巧能够远一俩个实践就已经很好了。
3最适合一线教师阅读。上网一搜如何筑牢学生的心理防火墙,文章一大堆,但是如何筑牢教师的心理防火墙却几乎没有。其实每个一线教师都应该学会一些心理技巧来照顾自己,里面的冥想、挂钩、EFT拿来就能用,把自己先照顾好了,才能有精力去面对一群需要你教他如何照顾自己的熊孩子啊。
我的三句话书评
1. 翻开这本书,“读”只是叩响教学之门的第一声轻叩,真正的收获藏在往后每一次动手实践的脚步里。
2. 这不仅是一本能让技巧落地的“实操手册”,更是手把手教你把方法变成日常的指南,每个招式都值得慢慢打磨、细细践行。
3. 字里行间没有空洞的道理,满是对每个学生、每颗心灵的温柔尊重,读着它,就像握着一把懂教育更懂生命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