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没“年味儿”了?

过年回家,总会听到长辈说,真是一年不如一年有年味儿了。

我们也确实能感觉到,临过年只有几天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年味。

那,我们所说的“年味”,到底是什么?

我想了一下,所谓“年味”,应该就是“过年的气氛“。快过年了,我们感受不到过年的气氛,所以没有“年味”。

那“过年的气氛”,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的?

甚至圣诞节这个西方的节日,大街小巷里也能早早的就看到圣诞树、圣诞老人等一系列元素,提示着圣诞节的到来,那春节这个对中国人来说最为重要的节日,为什么我们觉得没有节日气氛了?

其实,没有“年味儿”,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城市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过节放烟花是最能体现节日气氛的事情,但这些年政府为了安全和环境的原因,禁止在城市里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年味少了很多。为了安全着想,放点电子鞭炮就完事儿了。

第二,越来越少人过年穿新衣。

在我小时候,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现在小孩子应该也是如此)。除了过年热闹、有很多好吃的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年可以买新衣服穿。一般是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就买好了,但是放起来不穿,要一直等到春节那天才拿出来穿。穿新衣的第一天,感觉自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妞。

那时候我跟小伙伴们都会商量着一起买衣服,还互相显摆自己的新衣服。这也是“年味儿“之一。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买新衣服不再需要等过年的时候再买,什么时候想买了,随时可以进商场或逛淘宝,我都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都不记得还有买新衣这个流程了。


第三,不像过去集中在过年的时候买年货。

随着经济发展,购物渠道更多了,能买到的商品也更多种多样,过去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吃的东西,现在随时都可以吃。年货也不必在过年前集中买。

在过去,一到快过年的时候,市场里挤得水泄不通,都是赶着买年货的人。如今,网购如此方便,线下商品也供货很全,想什么时候买都可以买到。

没有了食物上的新鲜感,自然也少了一层年味儿。

在我看来,年味儿淡不是坏事。

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进步了很多。

虽说新鲜感少了,但国人对春节的仪式感却没有减少。

不然,怎么会有春运?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游子,都要在这个时间段返回家乡,和家人共度和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哪怕票再难抢,火车上再挤,也要回来。

是什么支撑我们无论如何要回家?节日里,人与人之间说的都是吉祥话,小孩子做错事也会得到豁免。没什么比一家人团圆更重要。

 

这是春节的魔力,这是真正的年味儿。这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和家乡紧紧系在一起的日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过腊月二十五,年的喜庆发酵一样弥漫在大街小巷丶乡野山村,家家户户更是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街上更是熙熙攘攘,人...
    生活语文阅读 5,426评论 0 1
  • 棒棒哒
    IC2T阅读 1,729评论 0 0
  • 想到什么事情立即马上执行 千万不能等下 一般就会不了了之 就比较说我看了战隼老师的快速整理办公桌 我看完立即着手处...
    师师成长记阅读 949评论 0 0
  • 清代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以自身经历感慨,”书非借不能读也”。他说:“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
    奇门遁乙阅读 2,555评论 0 1
  • 五月末,星期六,当晚霞还未退去最后一抹红晕,当夜市的还未启起第一波喧闹,我们径直来到扬大荷花池校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壶上春秋阅读 2,2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