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

爱情是一门艺术,学习爱情既要掌握理论,又要掌握实践。

人自诞生之日起就意识到死亡,常常在社会和自然的威力面前无能为力。人永远处于孤独之中,不与外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会使人疯狂。

通过与他人保持“统一”和“一致”可以短暂地解决孤独的问题,但真正有效的解决方式要在爱中寻找并实现。

婴儿时期,孩子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爱,到了六岁左右就开始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母亲带来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面对困难,并且解决它。这种分工不同意味着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把自身惶恐不安的情绪带给孩子。一位好母亲不会阻止孩子成长,也不会鼓励孩子一味求援,她帮助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亲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在恰当的时候提出对孩子的要求。但他首先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而不是咄咄逼人和专横无理,他最终帮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人能给予别人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比如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感、悲伤。“给”比“得”更愉快,在爱情中,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给予,还有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等要素,它们也是所有爱的形式所共有的。

母亲的作用是带来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面对困难,并且解决它。

博爱是对所有人都有责任感,关心、尊重、了解他人。

如果男女相爱,他们就会从各自的本质出发,去体验对方的本质,而不是把了解停留在肉体上。

自爱和爱别人并不相互排斥。爱另一个人是爱的能力的体现,能爱另一个人,才有可能爱所有的人。而所有的人,必定也包括自己。

在西方宗教中,对神的爱就是相信神,它是一种思想体验。而在东方宗教中,对神的爱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体验。

现代人与自己疏离,与朋友、同事疏离,也同自然界疏离。人的关系是疏远的、异化的、机械的。

有关性障碍的研究表明,女人不性感,男人心理阳痿,都不是增强性知识、获得性技巧可以解决的,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没有爱的能力。憎恨异性是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他不能完全交出自己,无法彻彻底底去体验性的快感。

实践爱的艺术就意味着要在生活的每个阶段训练遵守纪律、集中注意力和、耐心的品质,这是实践爱的开端。

在爱的实践中,能否学会爱取决于人的自恋程度,和谦恭、客观、理智的品格的培养。当然,本人的成熟程度和创造性倾向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爱情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如果爱一个人,就会对他有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会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被誉为...
    35f919867dcf阅读 5,268评论 1 10
  • 读《爱的艺术》小记 作者:【美国】艾•弗洛姆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
    秋牛阅读 1,443评论 0 1
  • 书籍简介 书名:爱的艺术作者:艾·弗洛姆译者:李健明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本书并不会教授你什么所谓的爱的秘诀或...
    星空书屋阿凯阅读 3,826评论 2 4
  •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
    emmanuelleZHAO阅读 5,309评论 0 1
  • 本书分为四章,有四个主要方面。第一,作者论述了爱是一门艺术这一基本事实;第二,作者叙写了自己所认为的爱的理论;第三...
    千钧阅读 3,12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