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商场买东西,骑车行至路尽头左拐时,远远看见人行道中央坐着位老人,旁边倒着辆自行车。我的第一反应瞬间冒了出来:老人怕是身体不适,骑车时摔了?他这会儿需要帮忙吗?要不要上前问问?
心里立刻有了两个声音在拉扯。一个催促着:快过去看看,万一情况紧急呢?另一个却在犹豫:新闻里不是常有好心人帮忙反被讹的事吗?可眼看老人就那么孤零零地坐着,身边人来人往,竟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最终,那份按捺不住的关切,还是压过了所有顾虑。
我走上前询问,老人声音有些虚弱,说自己突然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就连人带车栽了下来,已经给家人打过电话了。这时才发现,他眼眶上方磕破了,血正顺着脸颊往下淌。我赶紧掏出纸巾递过去,让他按住伤口。等他稍稍缓过劲,他慢慢站起来,我把倒在一旁的自行车帮他扶到路边。他刚输完液拿了不少药,刚才一摔全散在了地上,我一一帮他拾进袋子里。
老人说自己虽有头晕的老毛病,却从没出过这种状况,想来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着了。他捂着伤口的手一直在抖,看得出来还没从惊慌中平复,可即便这样,他还是反复念叨着感谢,说刚才那么多人路过,竟没一个人停下来问问。
说话间,我瞥见不远处不到十米的地方,两个男人正坐着聊天,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他们或许也曾有过片刻的动摇,或许和我一样有过顾虑,但终究还是选择了袖手旁观。大概就是这些藏在暗处的恶意,让太多人不敢再轻易伸出援手,不仅寒了好心人的心,也让本该温暖的人间,多了几分说不清的凉薄。
没过多久,老人的儿子匆匆赶来,把他接走了。可直到现在,老人磕破的眼眶、颤抖的双手、还有站起来时踉跄的脚步,总在我眼前晃。真希望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场景,更多人能放下犹豫——毕竟,谁都有父母,谁也都有老去、需要旁人搭把手的那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