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让你拥有“反脆弱”体质

昨天跟大家聊到不确定性,感觉说的太浅显了。

今天关于不确定性这个话题,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这本书是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也是当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塔勒布所写的一本书,并且他将这本书视为毕生的杰作。

其实我们的人生中,是没有办法规避不确定性的,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的常态就是:经常出现波动和不确定。

所以如何更好的面对不确定,这本书会给我们些许的启示。

关于为什么写这本书,塔勒布认为,既然黑天鹅事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就像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要利用他们,而不是躲避它们。

我们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2

在这本书中,塔勒布引用神话来类比事物的三种特性。

脆弱性:用一根马鬃吊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看似一切平静,但难以抵抗任何风险,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杀死达摩克利斯;

强韧性:凤凰,每一次烈火中重生都以同样的姿态出现,堪称打不死的小强;

反脆弱性:九头蛇,每砍掉一个头,会新长出两个头,比原来更加强大。

简单来说,反脆弱就是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变化冲击下获益的能力。

反脆弱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事情,解决我们不了解的问题。

我们都应该在电视剧上,看到过心理学上的一个词“应激性创伤障碍”。

面对创伤,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创伤过后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患上创伤后精神紧张,俗称 PTSD ,是指人们在遭遇重大创伤之后产生的一种精神疾病,具体表现有焦虑、易怒、过度警觉、抑郁等等,严重者还可能自杀。

另一种是,恢复到创伤出现前的状态,也就是不再受创伤的困扰和影响,彻底恢复到创伤发生前的正常状态。

但事实上,除了以上两种结果外,还存在着第三种可能,即“创伤后成长”。

“创伤后成长”这个概念是1995年两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经过研究,他们认为创伤会给人带来的具体成长有三个方面:

1. 自己比想象中更加强大,自我效能和价值感也获得了提升

2. 变成一个更有关怀的人,与他人形成更稳固的关系

3. 找到更多生命的意义,发现更多可能性

而那些在创伤之后,获得“创伤后成长”的人就是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人——从波动和不确定性中获得成长的人,因此具有“反脆弱”性。

3

去年我在混沌大学,听杨天真讲的《建立个人品牌,做自己的经纪人》这个课程。

在这个课程里,她讲到要如何面对危机这个话题,她的应对态度其实就很具有“反脆弱性”。

危机,是危也是机。

遇到危机不可怕,你遇到危机之后的态度才是最有价值的。

你要把它当做危,希望它赶快过去,以后敬而远之,还是把它当做机会,想办法怎么通过它来成为新的机会,让自己获得成长。

达尔文在他那部闻名于世的《进化论》中的有句名言: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所以当我们不断去寻求稳定的时候,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稳定,这反而更脆弱。

而当我们开始拥抱生命的变化、波动,与不确定性的时候,反而能够把握秩序、掌控局面。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她的著作《努力的意义》这本书中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 和“固定型思维”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在危机中寻找机会,获取成长。而固定型思维的人会不愿意改变,更倾向于回避调整与失败。

其实,每个人都有改变的潜力,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

如果你能真正拥有“成长型心智”,那每一次你遇到的挫折和混乱,都能成为你从中学习的源泉,成为促使你不断进化的动力,让你越来越强,这就是“反脆弱”性。

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哇,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4

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一句话:

人生就像条河,有时候河身狭窄,夹在两岸之间,河水奔腾咆哮,流过巨石,飞下悬崖。

可是一旦过去,河面逐渐展宽,两岸离得越来越远,河水也流得较为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

我们无法预测不确定性,也无法规避,但我们可以直面它,甚至从中获得成长,熬过去了又是另一番天地。

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有空可以好好去看看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