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老宅——我的童年故事(六)

2015年冬天,自拍于老宅

文/路雨飞飞


10       拱门


老宅的上房有五间,里面有一堵隔墙,墙东三间,墙西两间。这两间屋子,虽有隔墙,却是相通的,因为隔墙上,有一道拱门。

听父亲说,刚建成房子时,拱门是开通的,但是父亲结婚以后,就把拱门封上了。当时,爷爷奶奶也住在老宅。封上以后,爷爷奶奶住东面三间,父母住西面两间。

后来有了我,接着又有了两个弟弟,但我们却都和父母挤在那张大床上。这张大床,由两张小床拼接而成,躺五个人,很拥挤。不过也没办法,因为没有别的床铺,只能这样挤在一起。

那时,家里买了一台14寸的彩电,放在床头的板箱顶上。每天晚上,一家人就在床上,盖着被子倚着墙,仰着脑袋看电视。我们小孩子,常常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爷爷奶奶去世以后,重新打开了拱门,同时把西屋的门封住了,这样,成了里间和外间。父母住外间,我们住里间。

父母搬出去时,把电视也搬了出去。

这时,我们三个小孩,陆陆续续上了小学,父母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学习,便不让我们看电视。但我们怎能不爱看!

当时,拱门上挂着一条白布帘子,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只要撩起来,便能看电视。于是,我们就想方设法。

有时,我们借着去外面尿尿的机会,进来时,顺手就把帘子撩了起来(拱门外边有一把椅子,刚好可以搭住帘子)。我们三个就趴在床上,脑袋挨着脑袋,肩膀挤着肩膀,三双小眼,直直的盯着十米开外的电视。

有时,我们派一个人偷偷过去,用手轻轻的支起一角,就那样从缝隙里看。床上的两个人,常常是脑袋挤着脑袋,尽管如此,也只能看见半个屏幕。

有时,父母管得严,不让我们偷看,我们就在床上静静的听,听不清时,就把两手扣在耳朵上。

当然,放假时,父母也会让我们撩起帘子,大大方方的看电视。

这样看了好几年,到我出去镇上读初中以后,就很少看电视了。

后来,电视受潮,不能看了,没有去修,也没有卖掉。

如今,搬家后,家里买了新的彩电,那台旧彩电便被打入冷宫,搁置在地下室。我们睡过的那张大床,还有放电视的那个柜子,已经搬了下来。大床,当然还是用来睡觉,而那个柜子,成了我的书柜。

只剩了那道拱门,连帘子也没了。外面空空的,里面也空空的。那道拱门,就更是空空的了。



11      溜溜蛋儿


老宅上房外间,靠东的地面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小坑。那就是我们玩溜溜蛋儿的“杰作”。

溜溜蛋儿,是我们小时候非常爱玩的一种游戏。当时在学校,很流行。游戏的场地很简单,土地面,一条线,一个小洞。游戏规则也很简单,每人一个球,从线上弹出去,弹进洞里,然后就可以杀别人的球,杀到最后,便是赢家。不过,要想赢,也不容易,角度,力度,眼光,手感,都很重要,甚至有时靠运气。

天天在学校玩,玩不够,到了家里,还要玩。但是,院子里种满蔬菜,余下的场地实在太小,于是我们就在屋里想办法。

刚好发现地上有个松动的小石子,我们就把它挖了出来,又凿深了一点,便成了一个小洞,有了小洞,游戏就能玩了。

只是有时用力过猛,球会钻到柜子底下,想掏出来,得跪在地上,脸皮还得贴着地面,伸手进去,出来就是一胳膊灰。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也有我们的法子,那就是,找几跟木条,或者平直的棍子,堵住桌角便可。

后来,那个小坑被母亲发现,狠狠的骂了我们一顿。母亲说:平展展的地面不好!非要给我弄个窟窿!我去你们脸上弄个窟窿,中不中?!

母亲一骂,我们就沉默。但是,过后不久,该玩还玩。

要说起来,当时我的技术还不赖呢。

可惜很早就不玩这个游戏了。

如今,那个小坑还在,溜溜蛋儿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此文写于09年冬天,文字系作者原创,转载请简信联系。

(连载文章,暂无前后链接,喜欢的话,可以点我主页,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