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工作了好几年的学生,向我请教为什么工作了这么多年,也做了很多项目, 但是每次拿到一个新项目的时候, 还是感觉很迷茫 ,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 ?
还有的同学问 ,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项目 ,即使业主放手让我去做,还是无法把项目效果做的很满意?
相信这是众多设计师 ,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当然 ,这些设计师通常都不是受过严苛训练的,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其实科不科班无所谓,但一定得掌握一些做设计的专项技能,而不是只知道知识)
由于自己曾在室内设计教育行业,待过很多年,对设计师的发展过程相当较熟悉,我来今天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
首先, 很多人学设计的刚开始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工具,而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理论的训练。 也就是在拼命的学习各种软件。 比如3D max,CAD,草图大师等等 。
在工具的学习上, 往往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以为把效果图做漂亮了, 把施工图做漂亮了, 就是一个好设计 ;而且这种想法一般会保持好几年。但是很可惜 ,这些工具的使用,不是做好室内设计的充分必要条件 !
众多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这个环节上止步不前,所以造就了市面上有如此多的CAD培训班3D效果图培训班和手绘培训班 ,甚至平板电脑手绘培训班 。
其实这些都是工具 ,工具是用来表达设计思维的, 他永远只是手段而已 ,那真正缺失的是什么呢 ?
我认为是对空间设计正确的逻辑思维技能。对不单是思维,而是思维技能,任何知识不能转化为技能,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头层面,而做设计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是表现在手头技能层面的功夫。
其次,现在做项目设计,很多人第一步就是意向参考图,然后做平面规划方案, 方案确定之后再往下接着做,如此按部就班的下去。
其实这些只是工作的流程 ,仿佛把流程完成之后就是一个好设计, 甚至有时候为了做效果图而做效果图, 以为把图纸设计好了,就可以打动甲方。
这里往往缺失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下功夫对于空间现场氛围的营造。
第三,空间设计出来是干什么用的?肯定是要让人们用来体验的 。
体验是什么 ?对于设计出来的空间,体验是你用身体的各个感官去感受。 最终得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感觉。 这个感觉是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 身体感触到的 ,鼻子闻到的,双手触摸到的等等,这些所有的集合形成的一种, 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这个感觉它是复合的,非单一性的。
那接下来就好办了, 既然是一种感觉 ,那我们就把它拆解一下 ,是什么共同组成了这些感觉。
有空间的结构与尺度,结构如果不好,其它的再好再漂亮都是白扯了。 色彩,材质,材质表面的机理,通风采光,以及一些软装陈设品等等,他们应该是一个有机且互相关联的整体 ,而不应该是彼此割裂开的 ,不应该是彼此孤立的 !他们之间是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的。
有人说室内设计,其实就是设计六个面。 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简略的说法 ,也对也不全对。六个面共同组成了空间的正形, 那些你看不到摸不着的负形呢,它其实也存在于这个空间之中的,正形和负形共同营造了空间现场的氛围 ,共同组成空间的特定感觉。
有些朋友肯定会说,这个我也懂啊 !所以在做设计的时候,也会从这些角度去考虑,来实现空间的氛围营造 。
不过,以我个人对众多设计师的和了解与观察,他们不缺画图的技能, 缺的是怎么样把这些,现场空间氛围营造的组成语言, 高效有机准确的混合应用起来 。
举个例子, 对于色彩的敏感及搭配应用,什么情况下用轻浊色调,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艳调;对尺度的理解,及对材质的肌理气质理解与应用 ;哪里的光要强,强多少;哪里的光做重点照明 ,如何运用光线把空间的层次范围拉开等等。
最后,前面所提到的,其实都应该在做平面规划和立面规划时,就应该有机的结合进来, 同时要做到准确及高效 ,这样才有可能把整个空间,那种整体现场氛围营造出来。只有把空间现场的氛围营造出来 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作品 。
市面上大部分的设计师,缺乏对各个专项的深入研究及应用。 比如说, 很少有人把色彩掌握的特别熟练 ,很少有人对空间本身的理解及其透彻, 又很少的人把材质的散发出来的气质,准确无误的理解及正确表达应用。
当然,空间中不应该只有这些还有很多。但是,当有一项缺失的时候,那这个空间肯定是有氛围上的缺失, 营造上的不足。
所以我给这些学生的建议是,不要再去使劲的去研究你的工具了, 这时候你应该去研究底层的东西和基础的东西 ,然后再把它们揉合起来做综合的刻意练习。
当然这个刻意练习 必须是严苛的, 必须是要有人能给你及时正确的反馈的, 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不断的深入练习 ,否则走马观花式的练习, 所得一定甚少。
如果彻底掌握了做设计的底层逻辑思维,并把这些思维逻辑用你所掌握的工具技能,把它有效的组织表现出来, 那你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做出优秀的作品 ,肯定就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