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没有同伴的前提下,独自一人去游了泳。眼看快立秋了,再不下水恐怕就只能进室内泳池了!而室外泳池的水温是很舒适的,绝非室内泳池能比。出于这点,要去抓住尾巴感受一下。
在泳池里,偶遇了多年前的游泳教练袁老师。袁教练针对我蛙泳的手部动作进行了指导,减小了水下阻力,提高了速度。随后在深水区遇一对夫妇,又在自由泳前进方向的控制上进行请教,后来一试便轻松掌握。总之,昨日一游,得到专业指点,技术长进,收获很大,甚是开心。
今天,和老公聊起当年学游泳的事情。
回想起来,估计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和朋友们几次下水,看着同伴游得欢,而自己却像个旱鸭子,玩了几次觉得没多大意思,便萌生了报班学游泳的想法。
我的行动力一向比较强,说干就干!马上报了名。地点是广场路游泳池,教练是袁老师。
第一堂课真是让人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由于白天要上班,成人班都是安排在下午6:30~8:00。第一次课恰逢天降大雨,索性没打雷。那时的成人学员还不多,第一次课就去了三个(包括我在内)。整节课就只上了半个小时,所有的感觉集中体现为一个字——冷!平时下水不多,完全不熟悉水性,下去后站在冰冷的水里,不停地在原地练习“吸气~吐气”,把头埋进水里就吐气,头抬出水面就吸气。当时漂泊大雨硬生生地打在脸上、身上,让本已寒冷的身体越发寒冷。感觉整个身体都在哆嗦,上下两排牙齿打架打得厉害,教练见我们几人嘴唇都冻得发紫了,可怜地说:算了算了,都上来吧,今天是有点冷!我们爬上岸,顿时才恍然感受到“温暖”居然让人如此的“舒服”!这种感觉,如果不是从水里起来,绝对是感觉不到的!这一点我到现在都还深信不疑,呵呵!
就这样开了个张,以后的就不赘述了。
总结一下:蛙泳连报两期,直到实现了“轻松游”才罢休。自由泳没报正式培训,不过也是在原地方,沾了袁教练的光,“顺便”着学会。至于再后来的仰泳,那就纯粹是“自学成才”了!
现在想来,自己能在泳池里随意穿梭,还是要感谢当年那些挨“冻”的经历。也要感谢当年自己的那一份深度的“自我觉察”,正因为有了那份觉察,才走出了“学习”的步伐。后来,这份宝贵的觉察,还带领着我开展了多项学习。现在想来,当年的游泳,应该说是我“学习”的第一步!
今天能由此萌生这份“觉察”,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