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教育教学 浅谈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寒窗苦读是莘莘学子人生必经的一段路途。

可是近年来的“快乐教育”在实践中往往被误解和滥用,导致“尊重孩子天性”成了教育最大的“坑”。

孩子天性是吃喝玩乐,刮风下雨都能坚持,不可能自发努力。老师和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珍惜小学时光,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行走在“优秀”的学习之路上。

一、“师道尊严”的实质

古人常说:“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欲而及于祸。”

带好一个班级的关键是老师立威取信。“师道尊严”的实质是只有严肃认真负责任的教师才能使社会尊重教育。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一二年级孩子普遍没有自制能力,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技巧影响学生,有充分理由相信孩子是纯洁的,是讲道德道理的,是可以打动他的心的。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故事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用故事照亮孩子稚嫩的胸膛,用故事带领孩子驶向知识的海洋。教师心中要装满故事,至少要十个、八个。

正确对待好动的学生、行为怪异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心声、需要、要求,不做让学生讨厌的事。做学生喜欢的事,做有效的事,做一个精明的老师。

童言无忌,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自己的口碑。如果学生和你做对,说明你的方法不对,要反思改变。

做事要有分寸,不要做让自己下不了台的事,当管不了的时候,先冷处理或干脆当做不知道,想好处理办法再处理。

但是班中发生安全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尤其是学生受伤问题(无论大小)第一时间通知学校,通知家长,有必要尽快送医院。与学生讲了安全问题,一定要及时记录在《班主任工作记录册》,不要惹事上身。

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软硬兼施,要按学生的个性处理问题。无效的、反效的事不要做,应该做的我们才做,令学生家长反感的事也不要做。老师要有自控能力,还要有管控学生的能力。

接一个新班,要提前了解学生,拿到学生花名册及所有家长电话,把学生搭配好再分组,最好第一天就分好。以最快速度认识学生并背下他们的名字。新老师要定新规矩,如如何听课、作业等,不然学生不听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天非常重要,对学生一定要软硬兼施,第一天就要征服学生,建立威信,使学生感觉这个老师不好欺负,是个威严、温和又有水平的老师。

对学生,开始接触不能太随和,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要盯得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水与油。

班级管理首抓卫生工作。班务工作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比如扫把摆放、窗帘桌椅的整齐、讲台地面的整洁等等都要落实到人。

学生课间【三部曲】:一推二摆三收拾:拖出来的凳子要推进,课桌对齐摆成方阵,课桌上的书本文具收拾好。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

好的制约鞭策机制是实现由乱到治,由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向常态化管理迈进的过程。

班级管理需要量化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设评比栏,主抓卫生、文明、学习,每周有目标,目标少而精。周一班会评比,发贴纸,发奖品,将学生的行为和表现量化为具体的分数,激励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能很好地促进班级的良好秩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抓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正确领悟和执行学校的决议,管理好班级,通过严格的教学质量管理出好成绩。

加强习惯教育、常规教育,正确处理习惯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细节,多讲、多抓、多反馈、多指导。

一二年级最重要的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家长们参与到孩子的习惯培养,可以事半功倍。

1、数字隔断。

让家长监督孩子远离短视频、网络游戏、低质漫画书,这些不是快乐的必选项,没有这些,孩子一样能获得更高质量的童年快乐。游戏和短视频一旦成瘾,孩子就静不下来了,没有专注力和思考力。

2、严抓课堂纪律。

专注力=生产力。老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纪律的管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上没有准备的课,不让一个同学掉队,把孩子的听课能力提升上来。

3、走正确的路比走得快更重要

一二年级抓拼音抓识字量,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老师和家长共同盯好四件事:写字、阅读、看图写话、计算。

①一手好字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坚定不移地要求和陪伴孩子坚持三年练字!

②爱阅读自然爱写作。作文是教不会的。先课内后课外。坚持三年阅读习惯的培养,脚踏实地执行,日不间断坚持!有了足够的阅读量,孩子就作文给你看。

③成绩差并不可怕,动作磨蹭才要命。若速度快不懂的可以多学几遍,记不住的,可多背几次,用速度换成绩。可是一旦动作慢,所有的无从谈起,年级越高,时间会越不够。绝对不能让孩子养成学习磨蹭的习惯。磨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延缓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④好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需要家长多花些时间陪伴,帮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计划,固定作息时间,按项打卡,提高效率。

老师可以建立打卡群或制定打卡表,让家长督促孩子每天有节奏的行动,每天进步一点点。

⑤数学是建立自信的学科

自信比知识更重要。

a.数学一定要立足于课本,把课本吃透,书上每一个例题、基本概念、练习题必须全部弄懂,学会,90分以上没问题。学有余力可以学点奥数,拓展思维,但也没必要太看重奥数,因为奥数到最后都是拼天赋,多数孩子都达不到那个水平。

b.计算基础一定要打牢。小学数学可以说是文科,满分不难,重在考计算和细心度。

计算,看似每个人都会,但却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技巧,并不是说只要掌握方法了,准确率就一定能很高。一些孩子很聪明,但考试总是拿不到满意的分。教给学生一句口头禅“计算不过关,数学就泡汤”,要求他们保持每天的运算练习,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计算精度和速度,每天都坚持做20-50题,熟能生巧,降低计算中的出错。

这几十题的练习可以安排一部分为校内的作业、课前一叮、过关练习、限时训练等,另一部分安排为回家的打卡练习。

当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

c.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因材施教,发掘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适当增加思维训练,思维能力强的孩子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归纳总结,不会囫囵吞枣。

计算题(20—50道)思维题(1-2道),每天坚持练,进步看得见。

d.学习调研要抓好,每一单元的知识调研一定要检查批改纠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抓住学生爱得表扬,好表现的心理进行教育教学,帮助孩子们打造学习的闭环和成长的阶梯。届时,孩子们一定呈现出令您倍感宽慰的优秀学生姿态来回报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