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词集 | 李清照《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到底是否李清照所作,至今仍有疑问。一众口径认为该词颇为轻佻,“倚门回首”似市井妇人所为,不可能发生在李清照这样的大家闺秀身上。

我倒觉得“轻佻”这个说法有些过分,明明许多人眼中读出的是少女的娇羞调皮(可能在古代人眼里,这样的行为也已算轻佻)。但从文辞技巧等方面来看,这首词确实不算多么好的作品。所以若说非易安所作,也不是没可能。若说是易安所作,那也应该是她很早期的作品了吧。

所以,也还是不要纠结这些了。先来读词~

第一段再普通不过了。无非就是一个女子(默认是女的,因为那时候女的才荡秋千)在家里后院荡完秋千,人懒洋洋的,出了点汗。用词显平庸,而且一个“瘦”字,我觉得用得不太好。“露浓花瘦”,露水很重,花有些凋残,两个特征不太搭调。而且词里的整体氛围是偏轻松活泼的,这里放一个“花瘦”,似乎煞风景。

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二段所描绘出的场景,像一个小品似的。正在懒洋洋靠着秋千的姑娘(这个时候其实还无法猜测她的年纪),听见有客人来了(不知道客人是来后院参观还是借道经过),顿时“袜刬金钗溜”。“袜刬”的意思应该指只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指头上的金钗之类的装饰物快要滑脱掉下来了。可能是先前荡秋千时已有些松散,也可能是着急回避时不小心弄松散了。

我每每读到这个“溜”字,总有些忍俊不禁。好像形容的不光是这“金钗”,也是女子整个人的状态,准备“溜”走。

“和羞走”,她带着害羞的面色逃走了。却并不似寻常小姐那样,赶紧躲进无人处不出来。相反,她见无人注意,就悄悄躲在门后朝客人张望。“倚门回首”,靠着门回头望向客人来的方向。又害怕被看见(还是担心挨骂?),于是假装自己是在闻门边青梅的味道。

这个时候可以猜测,女子的年纪定然是小的,十足活泼俏皮。想象中这个姑娘性格中应该也有些男孩的调皮气性。我总觉得她的溜走,并不像是闺阁大小姐主动的避不见人,更多像是不得不遵守家里的礼节。而且她躲在门边假装闻青梅,也是明摆着不怕被人家看到啊,只是不想被父亲(一般总是父亲吧……)指责女孩子家没教养之类的吧!

从惊慌、到害羞、再到好奇心起,着实娇俏可人!非亲身经历不能作此词~

当然,在许多读者眼里,这个女子更多的是羞涩,带着羞涩溜走,但是又想看一看来人(一说是成婚前的夫君),于是假装闻嗅青梅装镇定,实际上是在含羞脉脉地偷看人家。

其实都可以呢。各有美好情态不是吗?

一时兴起,用我拙劣的画笔来表现一下~供大家一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清照 《点绛唇 蹴罢秋千》研究 湖北公安 朱守宏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朱守宏阅读 3,382评论 0 0
  •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女人是诗歌中最常见的主角,就算是写自己,很多男性诗人也喜欢假托女人的口吻来写。在这些诗词中,佳作...
    谢小楼阅读 7,704评论 0 3
  • 红藕香残玉簟秋——千古词宗李清照(上) ---公孙尚 仲夏,初秋,残花轻上,浓墨满园。读着宋时的词字,学着他们落笔...
    公孙尚阅读 8,262评论 1 40
  • 礼拜日下午返校,作为高三的学生,我们的第一件事是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模拟考试。下午四点至五点考数学,七点到九点考理综。...
    周远镇阅读 9,394评论 46 74
  • 我看过最远的彼岸, 那里有最深的海洋和最蓝的天空; 我走过最长的旅途, 那里有最美的风景和最爱的她; 我有过最深的...
    向北的辰阅读 2,42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