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揽紫沟(三)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赵三儿,何许人也?

      揽紫沟山主是也。因在家行三,被熟识的朋友唤做“三儿”。

        2013年,赵三儿要承包山沟时,很多人都说他疯了。

        是够疯。夫妻两个好好地上着班,工作稳定,日子安逸,突然倾其所有去包荒山,不是疯了还咋的?倦了城市丛林,向往田园山水,谁没有过呢?可哪个不是妥协着继续生活呢?一个工薪族,哪个又真敢把嘴上的渴望付诸行动呢?

        没想到一向敦厚、温润的三儿真敢去做。

      那可是一座山啊!一座被掠夺性砍伐过后的荒山,要恢复成梦想中的青山绿水,得砸进去多少钱?

      不管了,反正要在山上建一个家园。

      醉心于传统文化的赵三儿头也不回地奔向大山。

      修路。种树。种菜。

      盖木屋。建石头房子。

      小蚂蚁一点一点儿地啃着大象,乐此不疲。平日拼命工作攒钱,周末回山,招朋引伴。

          三儿啊,这么好的地,种点西瓜和红薯吧。

          三儿啊,好山好水,给咱艺术家们整个创作的据点吧。

          三儿啊,养点鸡养点鸟啥的吧,吃个放心蛋。

        三儿啊,多盖两间屋吧,小孙子断奶时就住你山上来。

        三儿啊,泉水别浪费,咱自个儿整个酒坊吧。

      三儿啊,我们老白吃白喝也不安心啊,收点费用吧。

......

      三儿的朋友圈翻了几番,朋友多了的三儿也比过去健谈了很多,但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没想到揽紫沟能有今天,没想到竟然这么多人喜欢它,没想到一路上这么多贵人相助。

      其实,揽紫沟不是名山大川,它的山景水韵、古迹人文也并不特别罕见。但夫妻俩以文化会宾客、以家园待朋友,无意中维护、滋养出一种传统家园文化,使揽紫沟有了磁场,引力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这也正符合气场法则:越活得像自己,就越会吸引同类。上到政府官员、文人名士、隐士大师,下到普通工薪山村百姓,素昧平生,却都成为一路同行、一路相帮的贵人。哈哈,即便是此刻为揽紫沟码文字的我,与赵三儿不过几面之交,与彭姐更是一面之缘。在我这个轻微脸盲症患者的脑海里,他们的模样甚至还是有些模糊的。然而,却有着一种老友般的熟稔,却自告奋勇主动请缨,要为揽紫沟写点什么,奇怪吧?

        世事往往如此神奇。人与人相交,贵在诚心、善心和纯粹。刻意追求,费心钻营,往往求而不得、孤家寡人;真实做人,踏实做事,不争不抢,不思功利,反倒水到渠成。相信生活,相信人心,相信自己,相信道法自然。

        即便到了今天,揽紫沟已经发展得有模有样并开始接待游客,赵三儿夫妇仍然把它当作一个家园。他笑着说,没想过靠它去挣钱,那就违背自己的初衷了,这个本心不能忘。

      一路走到今天,在和朋友们的交流和碰撞中,两口子觉得揽紫沟的未来越来越清晰和坚定:把这个家园建成文化乐园,建成河北省传统文化的大学堂。

        其实,对赵三儿当初的疯狂举动,我从小女人的角度,得到的是不一样的解读。我解读到的是爱。

      在《朗读者》第一期节目《遇见》中,有一对来自四川成都的夫妇,周小林和殷洁,因为爱人的一个花园梦想,丈夫花十年时间建造了一条惊艳了世界的鲜花山谷。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从事艺术的人离神和自然会更近一些。赵三儿的妻子,彭姐是一名舞蹈老师。我猜,彭姐的心里肯定有一个山水家园梦。对妻子的爱应该是赵三儿起初的精神原动力,后来,在往山上倾其所有地投入时,在不知道能坚持到哪天时,妻子对他的爱和支持又是他最大的支柱和靠山。在充满理解和扶持的岁月里,没有条件,只有爱。

        一起成长、互相成就,是最长情的告白。现在,和他们一起成长的还有揽紫沟和一众沟粉们。

        这世间没有谁比自己更懂自己,越是不懂自己的人们往往越是寄希望于别人。偏偏,时时清楚地面对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都市中的人们都渴望亲近自然,根子里的原因大概在于,山水是人类出走的原乡,在本色的大自然中,人们更容易接近自己。

        沟粉剩闲伊人说得好:喜欢揽紫沟、觉出揽紫沟好的人,必定是在某一时刻邂逅了自己。我想,这种体验,在那些摩肩接踵的名胜古迹、商业景区是找不到的。这也正是很多人拒绝游览风景名胜的原因,其中包括著名作家李敖。

      原乡揽紫沟前两篇发出后,有人问我:再好的原乡,也只能是一日游两日游,最后不是还要回到生活中?

        我想,剩闲伊人们应该对此都有自己的答案:当你在某个时刻某个地方邂逅了自己,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原乡;它藉由山水而生,但却并不在山水,而在自己的心里。

        古人早就说过的啊:“会心处不必在远”。与谁会心?天地。会什么心?自然之心,自由之心。只要能得“会心”,不管人在哪里,在哪个当下,都能怡然自得。

        而季羡林又说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才得快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所以说,赵三儿夫妇已经是世上最幸福的人;而常去本色揽紫沟、常跟夫妻俩同频共振的人,也必定是幸福的。

        不信?那就试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揽紫沟,何许地界也? 自石家庄市西二环转石铜路西南方向,过青银高速沿装院路南下,再顺井元公路、061县道一路向西进...
    精灵小妖阅读 5,977评论 0 1
  • 心情跌宕中还没有起伏…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变得工作和生活一家了?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让我已经麻木成了敲打键盘的机器,...
    脱稿的鱼阅读 1,027评论 0 1
  • 你活得还不够好,所以要为生命起舞 《愿你成为一个发光的人》中说:“我们的性格里都有好的、阳光的一面,也会有很多阴暗...
    茧中历史阅读 3,280评论 0 0
  • 最初接触沈石溪的作品,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斑羚飞渡》,它毫无遮掩的体现了原生态生命中的壮丽,还有人类文明社会中的贪...
    当时我就笑了阅读 5,186评论 1 5
  • 关于xmlXML 指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标记语言,类似于...
    w_不安分阅读 6,921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