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总是在用不要的方式要,让自己陷在痛苦中,这样我们就有抱怨他人,抱怨世界的权力了。

          ———道一老师


有一天我把上面的图片发给一个朋友,说我觉得有道理。她回复说:通常这个抱怨不是针对我们现在拒绝的那个人,而是针对曾经拒绝我们的养育者。

我们家小胖子最近放暑假,我给他报了一个画画班。四岁的孩子,甚至不能说是画画,只能说是涂鸦。我坐在教室外面的玻璃墙外等他,就看见这小子像吐丝的春蚕一样扭来扭去,哪里都看就是不看老师。忍了一会儿,轻敲玻璃窗警告他一下,没用。等到小胖子下课,我已经强压怒火。回家后不留情面的一顿训斥,孩子哭着求我,说妈妈亲亲我妈妈亲亲我。我说妈妈现在不想亲你。过了一会儿,我们情绪都平静了下来,我带他吃饭,洗手,准备睡午觉。哄他睡觉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笑嘻嘻的调皮了,我看他可爱就亲了他额头一下。他突然无比委屈的哭了。我搂着他态度无比认真的跟他道歉,说无论如何妈妈都爱你。

哄他睡着我给朋友发信息,说了发生的事情,说我觉得自己真不是个东西。朋友回复我:每个人或多或少小时候都曾经受过不恰当的对待,你只是旧伤复发了。

这句话直击我的泪点,想起了小时候同样懵懂的自己,想起和妈妈之间总也无法顺畅的相处。那是发生在童年的腰腿痛,成年后看起来安然无恙,阴天下雨依然会隐隐作痛。

写这个随笔提醒自己,不要做控制力强的母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杀死一只知更鸟》,直到读完整本书,我依然不明白知更鸟究竟指的是什么。但整本小说中只有两个人死去,倘若知更鸟是一个...
    沟里沟外阅读 959评论 0 2
  • 每个人都有焦虑的时刻,不论上学上班或生活。但焦虑的原因却有很多种。这也是我为什么问你这么多问题的原因。 首先,你要...
    Nalantutu阅读 266评论 0 0
  • 这是一段幻想。取材很新颖,很吸引人。它发生在两个大概与我们同龄的一对少年少女。他们会通过梦交换灵魂,体验彼此不同的...
    行早早阅读 68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