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有风险(二)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周之处敬请包涵指正)

如何选择吃饭,吃饭为何有风险?走遍千山万水寻找答案,最终还是要走进自己的潜意识深处追根溯源。

笔者与凤凰卫视主播孟广美参加保健康复理疗培训

父亲出生于50年代,那个年代的人,与生俱来对饥饿的恐惧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他们在娘肚子里就接受到他们的父母对饥饿的恐惧信息,那个时候伴随着一个孩子的出生带给父母更多的是如何养活他,让他能够吃饱饭生存下去的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几千年来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它根植于人类集体意识的灵魂潜意识深处,无知无觉的影响着一代代人们对待吃饭的态度和对待食物的选择!在父亲他们这一代人生命的头三十年的岁月中,极端的物质匮乏,食不饱腹,总是饥饿的感觉,是一种生命的常态!而这种饥饿的常态已经在我们的集体意识中持续几千年了!

突然,似乎是一夜之间,整个中国大地春雷霹雳,百业兴旺,一场从80年代开始的变革,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其中的成就大家各自用心去感受!而其中最辉煌的成就,就是到今天,我们这个占地球总人口比例最多的大国子民,可以自豪的告诉全世界,我们可以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

也许,人们并不知道,能够吃饱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回过头去看看,这么漫长的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中华民族的族群人类基因已经适应了始终保持饥饿的生理状态!!

最近这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之而来的物质的极大丰盛,特别是食物的极大丰盛,解决了中国人能够吃饱饭,不饿肚子,能够拥有饱腹的感觉,也就是最近这三十多年的事情!

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几千年来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伴随着饥饿感的民族,突然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中,能够让自己吃饱饭,不再感觉饥饿,会发生些什么呢?又面临一些什么新的挑战呢?

饱受饥饿之恐惧的父辈们,开始敞开肚子大快朵颐了!以前只能喝稀粥,整天饥肠辘辘,现在有更多的主食可以选择,于是每餐都要吃几种主食。以前因为食物匮乏,餐桌上没有三盘菜变成了现在每餐都要做十几个菜。以前因为食物匮乏而养成的珍惜粮食不剩饭(也没有饭可剩)的习惯,今天变成了,面对每餐许多吃的东西,不允许剩下不允许浪费,父亲母亲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竭尽全力吃光桌子上超量的食物。以前鸡鸭鱼肉为过年才有的珍稀佳肴,今天变成了餐餐必备的标配。以前比较容易得到每餐必备的青菜萝卜们,今天却不幸变成了提醒我们饥饿匮乏的记忆,有些人们今日视吃青菜萝卜为贫穷的标志,吃鸡鸭鱼肉为生活美好的标志!

庆幸欢呼之于,各种未曾想到的关于吃饭的风险汹涌而至!人类身体几千年来对于熟悉的饥饿状态的生理反应基因表达开始遇到挑战,身体这个智慧体开始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从饥饿状态到饱腹状态整个生理机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于是,体重超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等,成了这个伟大时代的战利品!

饥饿几千年,饱腹三十年,山河肥胖慢病染!其实,历史告诉我们,自然的状态,是我们的身体不需要摄取那么多的食物[微笑]慢病康复,预防保健,从控制吃饭的风险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