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西湖梦寻》·自序

读书的时候读梅逸公的《浮生六记》,很是喜欢,估计是喜欢沈公文中典型的文人气息。后来一路就读到了陶庵公,买了一本《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的合集。《梦忆》是看了,《梦寻》却一直没有看。今身在杭州,日日都路过西湖,起心把《梦寻》捡起来读读。又不愿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故一段段译来,作白话《西湖梦寻》。或求之网络,或查阅汉典,搜词索句,既赏文才,又学句读。若有遗漏错误,还请看官不吝赐教。

涌金门外划船儿

自序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因想余梦与李供奉异。供奉之梦天姥也,如神女名姝,梦所未见,其梦也幻。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傒,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纡徐,惟吾旧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因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余犹山中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眼。嗟嗟!金齑瑶柱,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

岁辛亥七月既望,古剑蝶庵老人张岱题


白话:

我生不得时,离开西湖已经28年了,但西湖没有一天不在我的梦中出现,而梦中的西湖也从未有一天离开过我。以前甲午年(顺治十一年(1654)、南明永历八年)、丁酉年(此指清顺治十四年(1657)、南明永历十一年)(我)两次来到西湖,像涌金门一带的湖边庄园,比如商家的楼外楼,祁家,钱家,余家的庄园,以及余家的寄园,只剩下一堆瓦砾。我梦中西湖所存在的东西,现实的西湖反倒没有了。等到了断桥一看,凡是以前的柳树,桃树、亭台楼阁,像被洪水淹没了一样,几乎没有了。我于是赶快跑开,说是我为了(看)西湖而来,如今看到如此模样,反倒不如我梦中的西湖,还能保持完整,没有变化。

想是因为我的梦与李白的梦不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到的天姥,像神仙美女,是从未见过的(事物),他的梦是虚幻的。我的梦到的西湖,像房子家人,梦到的是本身就有的(事物),即使是梦也是真实的。如今,我已租别人的房子居住二十三年了,而梦中依然生活在从前的家。以前使唤的小仆人,现在老得头发都白了,在我梦中,他却还是个小孩子。以前的习惯没有改变,从前的姿态也没有消失。从此以后,我只是对着冷清寂寞的蝶庵,静静地躺在粗席上,只求保全我梦中的西湖,仍像以前一样丝毫未变。孩童追问(我),(我)偶然回答他们,也总是说着梦里梦到的东西,不是疯话就是梦话。

因此,写了《梦寻》七十二则,保留到以后,用来当做西湖的影子(西湖以前的样子)。我像是由海上归来的山里人,(向乡亲)大肆赞美海鲜的美味,乡亲们竟然一起来舔他的眼睛。唉!再好吃的东西,吃下去也就没了,舔眼怎么能解馋呢?

岁辛亥七月既望(康熙十年(1671)七月十六日),古剑蝶庵老人张岱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学习 *w3C html基础学习,进度:属性。 ## 标准化,模块化的问题 *将事物`分解`成若干最小知识单...
    素清欢阅读 1,202评论 0 0
  • “咳咳,主公,孝不能再帮你运筹帷幄了,咳咳。”此时躺在床上的那个人,早已看不出当年指挥若定的气势,惨白的脸庞没有半...
    无元再见阅读 1,748评论 0 3
  • 在水浒传里唯一是和尚兼军官的人只有鲁智深,虽然是他当初因为杀了镇关西,官兵要抓捕他,他才进入了寺里当和尚,他刚进...
    樊仕鑫_df28阅读 2,985评论 0 1
  • 下班的时候总是会路过一条条热闹的街道,两边的商店里也陈列着各式各样好看的商品,我一个女孩子,总是忍不住被这些...
    芹菜酱阅读 3,4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