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1.

一些葡萄或者一堆苹果,有一些已经不新鲜了,甚至要变坏了,你是先挑坏的吃,还是先挑新鲜的吃呢?有些人可能会挑坏的吃,他们认为这样吃的时间会长一些,可新鲜的也会变坏,这样的话他们一直都是在吃坏葡萄或者坏苹果;有的人可能会挑新鲜的吃,这样会扔掉一部分,但是吃的永远都是新鲜的。

同样道理,家里有了剩菜或者剩饭,有人觉得扔了可惜,就先吃剩的,最后吃饱了,当天炒的新鲜的又变成剩菜了,放到下一顿再吃,所以这些人吃了很多剩饭剩菜。

2.

还有一种心理,家里有了剩菜或者剩饭不想吃了。一开始不舍得扔,就放上一天或者几天等它变坏了,彻底变坏了才把它扔掉。当然还有其他东西,淘汰的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下不了扔掉的决心,就等到彻底变坏才去扔。明知道早晚是要扔的,却迟迟不肯扔,直到完全变坏才去扔。

每次回到家,母亲都会挑出来一两件我们淘汰下来的衣服说,这件衣服你拿走吧,好好的扔了可惜了,你拿去穿吧,或者有些东西,说,你拿走吧,你不拿走我就扔了,自己要扔的东西又不舍得扔,然后再去送给我,让我拿走。你给他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没有用的,其实她只需要有人替她下个决心。

3.

更让人痛苦的是,做好了饭,她先挑剩的吃,然后让我们吃当天刚做的,你吃剩饭,让我们吃新鲜的,我们能吃下去吗?她觉得她很爱我们,这是一种牺牲精神,又是一种道德捆绑,或者爱的暴力。

我们在家里以外的任何地方,对除家人以外的任何人,甚至陌生人,我们都很有耐心,还很热情。医生对病人,老师对学生,服务员对顾客,我们都可以笑脸相迎。然而回到家里,却没了耐心,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却在演绎最恶劣的态度,甚至用恶毒的语言去伤害他们。很多事情,我们当事人看不清楚,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