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国培活动有感

      这次国培活动,为我们青年教师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培训期间,我用心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超多的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我以往教学中的困惑。下面是我透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10月22日下午,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申宣成博士和我们分享了于永正、曹文轩、钱理群三位老师的文章,向我们生动展现了一位优秀教师是如何进行课例研究的。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专题分析法中申博士像我们推荐的“四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这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思路上的指引。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激趣式质疑。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让学生‚愿问。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质疑兴趣,点燃其求知的欲望,促进其积极思维。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应鼓励学生提问题。通过这一次次的引导,使学生的求知欲愈来愈强。注意语速温和,不断的提问,调动所有人。
      二、引领式质疑。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可以通过提问加上举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学会怎样问有质量的问题,教师要能从中发现其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得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讨论式质疑
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应进行适度的调控,针对教材要求,把矛盾集中,使学生散落在教材不同‚角落‛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来,产生讨论,展开讨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并运用国培活动所学得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什么是“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灵魂,以问题...
    随缘66阅读 7,799评论 0 4
  •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
    呆呆地阅读 8,495评论 0 17
  • 《方言》第十 1 第十:媱、愓,遊也。江沅之間謂戲為媱,或謂之愓,或謂之嬉。 媱、愓,游也。江沅之间谓戏为媱,或谓...
    xcy无名阅读 5,635评论 0 0
  • 1.点评模式 采取“主动求点评”模式:想要被点评的团员可以在本群内@自己喜欢的人(人数不限)为自己点评。与此同时,...
    飞天巨豆阅读 1,306评论 0 0
  • 你好,10.10,一周过去了,努力说服自己早起,都没有达成,犯懒犯懒犯懒。今天天气不错,天蓝,无云。项目的事情,遇...
    寒江北阅读 1,1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