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若无人,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

今日看梁实秋先生的《旁若无人,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文中提到在电影院的不愉快经历,椅背被抖脚之人上下反复,能收能发,时作时歇,指挥如意;还有开映后,大声疾呼,人声鼎沸。令人感觉如在蛙塘。现如今,在电影院大声疾呼,呼朋唤友的倒是少见。不过接打电话,滔滔不绝,恨不能说尽上下五千年的也能偶尔遇见,更遇到一个从开场接打电话一直到片尾结束的。真想和对方说:既然这么日理万机,就不要偶尔偷闲了。不仅浪费了自己的电影票,也浪费了我的电影票。或者家长带了熊孩子,看孩子整不明白的剧情,孩子哭,大人闹,还死不出去的家长。但是这毕竟还是极少数。

看到梁先生感慨万千,我也想分享一下,我在博物馆遇到的二件趣事:


某日,博物馆青铜展,万千展品,各花入各眼,这些珍品是平时不能时时见,可以说见一次少一次。所以我也不能免俗,开启拍拍拍模式,但是我只拍资料介绍乃独一无二孤品,或者我特别喜欢的。大部分还是静静的用眼睛欣赏。

开始没注意,后来发现有一位怪小哥,围着任何他自认为完美的器皿,贴玻璃,退三米,左弯、右旋、抬头、撅臀,不知道用他几万或者几十万的镜头疯狂拍照。

丝毫不让我等靠近展品半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我真的很想入他的镜头,看看他到底拍到何时?好脾气的我还是托着下巴玩味欣赏许久。

博物馆经常来,而扛着摄影架、穿着九个袋子摄影马甲的摄影土豪风,有此等小哥哥来博物馆表演,少之又少。

跟了他转悠了几件作品,发现他除了上,下,左,右,旋转,跳跃,闭上眼拍照后,没有用自己的眼睛,哪怕一眼扫过器皿。想到回家他修图后估计会这样上传朋友圈:今天接受了一次远古文明的洗礼,那些历史长河的见证发着时代的光芒向我们诉说过往,岁月、沉淀、记忆、传承。哦也,又一次体验成功。

却不知,最好的摄影是自己的眼,自己的心。我怀疑他连那些器皿叫什么,有什么用途都不知道。我也没兴致再跟随其后,没想到乐事天天有,今天特别多。转背在书画馆又看到这么两组家庭。


两位爸爸带着自己孩子看画展,假期带孩子来博物馆增长见识,又亲子互动,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可是3秒后,好感轰然倒塌。两位男士看到《醉八仙》时,不知为所为何物,拿着画肆意胡乱点评:这画的不错,唐玄宗骑马游街,有意思。呵呵。

我心想:醉八仙,是唐朝嗜酒好道的八位学者名人。

您胡乱点评的是一仙賀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而你们指指点点,互相吹捧对方回到古代换上长袍,一定也是这等谦谦君子,风流倜傥模样,是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我站在旁边看到画中的白袍潇洒才子,再看到旁若无人,仰头哈哈大笑的你们,好想请问要不要了解一下何为玉树临风?没文化不可怕,没文化装文化也不算太可怕,可怕的是在大庭广众下没文化装文化,不照镜子讲大话。

而你们的孩子在展厅,大叫大闹,追打胡闹,要不要教育一下?

您以为带着孩子来参观美术馆就是素质培养,艺术熏陶。

就你们这样,基本社交礼仪都没有教育的,还是请先道德基本,再艺术提升吧。

最后借用梁老先生的一句话: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才是文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相信每一个生养过小孩的人,都会觉得这些小宝贝们仿佛都是从一个神秘的世界来到世间降临到我们身边的。尤其是在上学之前的...
    满兜兜阅读 258评论 0 1
  • 早起,在各群溜了一圈,最简洁的徒步方式,精简了很多群,圈子越来越小了,在一个喜欢的群里看群主昨晚吐槽,确切地说,是...
    惠儿和好时光阅读 630评论 2 0
  • 近日,在网上闲逛时,震惊的发现网上有人很多人认为‘看日漫就是不爱...
    夕阳的刻痕de阅读 1,2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