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激励机制,能做到“着眼未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一、“身股”激励
“身股”激励,又称虚拟股份激励法,是激励职业经理人的常用方法。“在职分红激励法”,就是在职时分红,不在职不分红。由于此种股份没有经过工商局注册,所以,除了分红权,其他的都基本没有。那么,如何分配呢?主要有“三定”:“一定”定时间:即使用此法,应明确什么时间导入、什么时间截止、什么时间进行考核。
“二定”定数量:①将公司股本虚拟为一定数量的股份②将净资产作价为一股1元③虽然利润已公示1000万元,但一般公司并不会把这一年的利润全分掉,而是留下一些作为公司的发展基金
“三定”定条件:如何拿到股权激励?需要哪些条件?如此,便需要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因人而异,因具体情况而异,如“六星标准”:思想意识、绩效目标、行为表现、道德表率、学习成长、人才培育。达到考核标准,方能拿到股份,但这个标准的最佳区间应是大于三个小于五个。太少显得太简单,太多有可能会因为难度过大而成为员工永远够不着的葡萄。
“六星标准”:思想意识:要求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有职业使命感,愿长期与公司紧密且长期地合作,并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绝对服从公司管理。
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亦是股权激励应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个目标最好以系数来呈现,而不是一个没有任何弹性的数字
行为表现:要求高管要有自律意识,以身作则
道德表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国如此,为企一样,粗暴地以势压人只会让人敢怒不敢言,而凭人品、领导魅力和专业水平,才更能得到员工真正的尊重
学习成长:一个人从他自以为优秀开始,就已经止步不前了。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稍不留神就可能比逆水行舟堕落的更快,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方能真正实现万川归海。
人才培育:企业人才获取有如人体输血,一是内部的造血,二是外部的输血,但一个企业的可持续一定是依靠内部培养,而非外部供血,因为自己造的血永远是最好的,外部的供血虽快,但你仍旧要担负一定的风险。而这一项便是要求要制定别人为你心甘情愿输送人才的机制,这个可是个大学问。
最后,必须签订协议,员工为公司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才能获得什么样的回报。年终,一项项的比对不仅要看能不能获得股权激励,也得看获得的是多少额度的激励
至于分红,可以使用532原则分三年支付,在给予激励的同时也能留住员工至少3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也足够收回对一个员工从培训到上岗所花费的各类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