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影|可可西里–十秒钟画面的定格

图片摘自互联网

影片一开始,盗猎者捆绑了一名巡山队员,当着他的面用刀将一只羊的皮活生生地剥了下来。剥去皮毛后,只一枪无情地结束了巡山队员的生命,转身留下一摊鲜血和无际荒野的冷寂。

而后,展开了一场为期十几天的巡山队员对盗猎者的追逐。

影片多处戳人痛点,让人神经一崩,引发痛斥和悲叹,痛斥人性也悲叹人性。我从电影中截取五处来向大家介绍。

1.

当队长日泰同意初到的记者尕玉跟随巡山队一同追捕盗猎者时,就让尕玉的心灵收获一份沉甸甸的记忆:让盗猎者杀害的队员在喇嘛的诵经下被僧师们用刀一块块地剁去,抛向大地。辽阔天野,秃鹫聚集,人尽魂归。

白衣的少女,天葬师的刀,诵经的喇嘛,盘旋的神鹰,这分明是生命的提示。

2.

日泰队长带领着巡山队员们,抓到了一伙负责剥羊皮的人,为首的是一老头叫马占林。被押到车上后,记者尕玉问拷着手铐的马占林:

"你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干这个?"

"我们原来是放牧的。养了很多牛和羊。可现在草地没了,牛羊也没了,只能干这个了。"

"他们给你多少钱?"

"一张皮子给我们五块,我是我们中剥皮最快的。"

这已经不是马占林第一次干这个,他之前已经被罚款好几次了。

我不能去评价马占林,因为我不知道这是缺乏信仰,唯利是图?还是在死亡面前的被迫和无奈?

3.

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在追捕的路上,日泰队长神情凝重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对着尕玉说:“转山人的手和脸很脏,但他们的心是干净的”。一句简单的对比,我着魔般地定住了,思索,思索,不断地思索……后来我才明白我思索的目的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颤抖。

在近乎缺乏信仰的时代,在四处唯利的世俗社会,浮躁的年华下能否稍稍停顿,只勾勒那一笔宁静,只留下那一方净土。

4.

影片中有一位性格最为丰满的人物,他叫刘栋。刘栋在途中受队长所托,将受伤的队员送往医院。漫漫荒原,冰地雪天,他的脚彻底被冰冻住了。他用雪洗脸来让自己清醒。他在全身力竭时用刀敲打车门来呼唤医生。得知队友没事后,他拉下脸问自己的三陪女友借钱,买了物资去追赶队员。

然后,命运让他踏进流沙,挣扎,呐喊,再挣扎,只抓住一把黄沙。

最后,荒原吞噬了他的头发。

电影镜头的这个画面由近及远,大约定格了十秒。而这十秒钟的定格我想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绝境中挣扎抗争的无奈。

荒原又恢复了平静,而她身后的绵延大山,苍凉悲壮。

有的人生活,有的人生存

5.

我第一次希望这部影片会遵循一般电影的套路--盗猎者被绳之于法。但结局却是日泰队长死了,盗猎者逃了。

日泰的尸体被带了回去,接受喇嘛的超度。

人去魂归,敬仰依旧。

有人说,日泰是充满无力和荒诞的社会环境中枯萎的人物。我只觉得,他是一个想守卫家园的父亲,是存有良知和责任的精神缩影。

导演陆川说,这部电影不是在界定好人坏人,只是在写人性。纯粹又复杂的人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