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
文/风糖

01
兰在我们眼中是一个得到老天偏爱的女人,工作顺风顺水,老公体贴能干,孩子听话懂事。最让人羡慕的一点,人到中年仍身姿曼妙,性情温婉,如一朵淡雅宁静的茉莉花。
兰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妈妈,十二年寒窗陪读,经历了儿子高考、等成绩、填报志愿、等大学录取的种种煎熬,终修成正果,今年把儿子送入了大学校园。
报到那天,校园围墙上凌霄花开得如火如霞,像极了她那时幸福又激动的心情。初秋的上午,微风不躁,和煦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在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古朴庄严的校门前,和树叶一样密实的是今年的新生和他们身后庞大的亲友团。门口排队的人儿都有着足够的耐心。其中的兰,更是希望这队伍走得再慢些。
队伍缓慢前行,终还是轮到了儿子,他拉着行李箱,带着老爸老妈给添置的全新行头,意气风发地走进入了大学校园,只留给兰一个帅气的背影。
因为疫情,家长无法一起入校,兰泪眼朦胧地看着儿子走进了校园,越走越远,很快这个白T恤黑短裤的少年融入了人群,再分辨不清。
兰觉得,儿子进校门的时候,好像把自己那颗心也一并带走了。

02
他们夫妻俩在重庆又待了几日,怕孩子有什么事儿。左等右等,除了每天一句简单的报平安,再无二话。
早在开学前他们已提前一周来了重庆,周围景点都逛遍了。那小子好不容易摆脱了家人的掣肘,如游鱼入海,飞鸟入林,快速跑进新的生活,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哪还顾得上这两个人。
兰恨不得乔装打扮混进去,看一眼儿子是否诸事顺利。俩人围着校园不知转了多少圈,终悻悻地打道回府。
回到家,本来和儿子一致的紧张生活节奏,放缓了下来。
缓得让人没着没落的。
孩子没上大学前,兰天天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她在朋友们中放出豪言壮语,等到孩子上了大学,誓要看遍祖国大好河山。
事实上她出去了两次就不再去了,究其原因,眼前的良辰美景,总想让孩子也看看,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如影相随,让她失了兴致。特别是和孩子一起去过的地方,她再来时就会回忆那时快乐的场景。

比如去公园,会想起儿子小时候曾在这里捉过小虾,在河边还把一只鞋子掉进水里。小河旁边的假山,调皮的儿子爬上去装过猴子,逗得大家乐不可支。小山后面的空地上,他们曾在这里疯跑着放风筝,书写无忧无虑的童年。
兰经常躺在儿子屋的床上,盖着儿子盖过的被子,任眼泪从脸颊纷纷滚落。
就像当年送儿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孩子大声哭闹,儿子却站在教室门口盯着妈妈,默默地流泪。
现在好像反了过来,儿子远走高飞,把兰留在了原地,变成了一个新空巢老人。
她知道自己该振作起来,可就是找不到生活目标,上班回来之后好像什么事儿都提不起劲儿,闲暇时间唯一的爱好就是疯狂地了解关于重庆和那所大学的一切。
朋友家人想了各种方法来干扰兰,试图让她离开这种情绪,但是都收效甚微。大家也在担心再这样下去一定会出问题。

03
一个周末,兰的儿子顶着乱蓬蓬的头发打来视频电话。
孩子一张口就跟妈妈哭诉,有多想她有多想家。家里的饭菜顿顿香甜可口,这里什么东西都特别辣,没两天就容易上火嗓子发炎,实在让人受不了,总之要多惨就有多惨。
这还是其次,关键是儿子总担心妈妈在家想他,吃不好睡不好,孩子在校想妈想得难受的时候就在被窝里痛哭一场。
最后儿子还说:“要不不在这上学,回家重新考一个本地大学。”
一番话听得兰心惊肉跳,又是心疼,又是担忧。老公也懵了:“母子连心啊,你们俩谁也离不了谁,这可咋办呢?”
复读?好不容易考上目标院校,难道因为离家远想家就放弃?复读就一定能再考上好的大学?
想家?好男儿志在四方,出去就是为了看世面,开眼界。孩子最终是要融入社会独立的呀!
兰的理智迅速回笼,她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儿子掰开了揉碎了诉说利弊,最终成功打消了儿子的念头。她和孩子约定,各自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不让对方挂念。
从那天起,兰像变了一个人,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瑜伽、弹琴、读书、爬山,周末和三五好友小聚,那个光彩照人的她又回来了。
后来才知道这是兰的老公和儿子联手演的一场年度大戏。知情的朋友都感慨,兰的老公手段高明,知道孩子最能牵动兰的心,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才能使兰摆脱失落心境。
现在的兰已经能笑着说:“人生,每一段旅途都有各自迷人的风景,失去的不必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