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三宝”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刚看了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对道德经的认识能深入了一点。憨山大师按佛教讲法,相对于孔子的“人乘之圣”,对老子的定位是“天乘之圣”。而天乘之圣要怎样活在人间呢,也就有了“三宝”之说。

众所周知,老子的三宝,指“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个人体会,对于好道、寻道者,把握住这三点,也就抓住了修道的要领。不妨简述之。

首先说“慈”。这个字,在整部道德经里似乎出现不多,但经文里处处在体现“慈”之内涵。“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生”、“为”,是慈;“水利万物”的“利”是慈;“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补”是慈;“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善”,更是慈。老子的慈,是一种平等的爱,没有分别的爱。而泯灭分别心,是心灵解放,是修行上登堂入室的关键。爱,又是合于大道的根本。

再说“俭”。俭就是去掉奢华,去掉巧智,去掉锐强,去掉贪欲。只有做到俭,才能更好地化除烦恼,守住清净,进而更好地达到心的朴素自然,更好地融入和体现道。

“不敢为天下先”,是道的不争之德。“夫唯不争,故无尤”,“名遂身退,天之道”。不争是上善,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这句也是体现道的无为,但又无不为的奥义。

“三宝”,是修行的着手处,能持三宝,对于“体道忘物”,“虚身游世”之天乘境界,或许不再遥不可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有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Fwx烟雨倾城阅读 475评论 0 1
  • 上周为大家拆解了《深度工作》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很多帮助我们进入深度工作的好方法,这周我想跟大家聊一聊自己践行深...
    玄德老师阅读 1,557评论 1 2
  • 12000年前,智人从采集狩猎时代逐步进入农耕时代,农耕时代就是智人的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最大的特点在于集约,相对...
    产城君阅读 581评论 0 0
  • 还想不想养猫了⊙∀⊙! 因为之前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完成计划,也不想再次考研,因此,要在之后的100天里疯狂的学习,...
    我想吃鱻羴犇阅读 2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