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初读“诗佛”王维的诗是这一首《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源于爸爸给我买的一本《唐诗三百首》,那时候,每两天左右爸爸教我一首唐诗,用钢笔将唐诗写在一块硬纸上,然而一遍又一遍带着我一起吟诵直至我能够背诵出来。会了贴在床头。

诗的意思是不知道的,朗朗上口的音韵却很容易熟记于心。仿佛与他的诗有缘,每每于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会不自觉心底默读起这首诗,“幽篁”,“深林”,“明月”,三个意向构造出来的幽静意境,独自与明月为友的诗人,我自开怀我自弹琴,长啸,整个天地都是我的朋友,我的听众。这样的诗人是洒脱快意的,有人没人,自个和自个玩。

他还有许多类似的“静”诗,比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从前总想,为什么人闲的时候,桂花才落下呢?年岁增长,才顿悟,原来只有人闲下来,心才会定,静。若你内心烦躁不定听不见外在的声音,更别提花落的声音了。王维,是有一颗佛心的。晚年他也在不断参禅悟道。

再比如《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那天是一个阴天,什么样的阴天呢?他只用了一个“轻”字,是有薄薄的沉云却不浓黑的阴天,所以轻,轻飘飘的阴。深院,那一定在曲径通幽处了,白天也懒开门,让人更深想到一幅画面,闺阁中的女子懒梳妆,一副慵懒的模样。诗人独自坐看青石板上的青苔,阴沉的空气下青苔的苍翠更深,初读到欲上衣三个字,惊喜惊叹不已,太形象了。只有绿到深绿才会有仿佛要渗入白衫上来的程度。

如果你也有静坐看青苔的经历,那你对绿的感受一定也深。青苔是自带灵气静气的一样植物,不起眼却能够在你一个转头或者脚底感受到它的那刻赠你一眼眶绿。

自从白话文兴起,诗好像走向衰落,即便有现代诗,却觉得古人的诗才更言简意赅却包涵深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11,732评论 4 29
  • 文/柳青陵 妖,竟也是有眼泪的。 一、求甘霖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柳青陵阅读 4,270评论 36 15
  • 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我们都一直在变化,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以前发生过很多让我后悔的事,时至今日我仍然遗...
    promiseys阅读 780评论 0 0
  • 我因为命运的安排穿上了这身迷彩。我的人生,也许从此要烙上军营深深的印记。 当初自己的理想,是想当一名...
    遇见你挺好阅读 3,535评论 0 0
  • 很顺利的,你没有被那所传说中的那所大学入取,你进入了这所经常被纳入“中国最委屈高校”名号的C大。也许你应该庆幸,要...
    颓痞的老师阅读 8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