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安全事故谁之过?

2021/1/27

日更第34篇

四川成都一名8岁的女童和同伴在家模仿《熊出没》情节时坠楼身亡。女童父母将《熊出没》制作公司和同伴家庭告上法庭。法庭判定,女童家长没有尽到看护职责,承担80%的主要责任,《熊出没》制作公司和同伴家庭各承担10%的次要责任。
且不说谁承担责任这个问题,一个8岁的孩子,理应能分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动画片吧?作为家长,平时的安全教育也应该随时跟上吧?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家长们就算去上班,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在上班前也应该嘱咐孩子规避哪些危险吧?每次放寒暑假时,学校都会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请问家长和孩子看了吗?
作为家长,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电视“照看”,平时的安全教育应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在外面,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乘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不在汽车后面玩耍,不去河边水库游泳等等;居家时,电源插座不乱摸,厨房炉具别乱动,高层露台莫靠近,尖刀伤手要小心,陌生人敲门不回应等等。作为一个8岁的孩子,也应该会想到这种模仿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的,理应有避险意识。
可是,悲剧还是发生了。
如果说动画片真的有误导的问题,法院是不是应该判其禁映?其他有同类问题的动画片是不是也该同罪?或者把有问题的片段剪掉。而且,即使在片中用醒目字体提示“请勿模仿”,仍然无法免责?!那电影公司也不要拍动作片了吧。
不出事,自由放养,出了事,到处追责。作为家长,反思自己哪儿做得不好了吗?反思自己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了吗?说到底,寒暑假期间,孩子的安全教育,家长永远都是第一责任人。
孩子的安全从来都不是小事。做家长的都长点心吧,不要等到出了事,再告这个、告那个,到那时,就晚了。
附:儿童假期安全教育温馨提示:
1.遵守交通法规
家长要看护好孩子,不让孩子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未满12周岁不坐副驾驶座位,不在马路上骑儿童自行车。
家长要注意不在行走和骑车、开车时看手机、听音乐,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
2.安全乘坐交通工具
遵守乘客规则,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及其他禁止物品乘坐公共交通。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乘车时先下后上不争抢,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
家长带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注意不让孩子在车厢内随意奔跑打闹,孩子不能离开大人的视线,要保持车(船、飞机)内卫生。
3.安全使用电梯
不让孩子自行乘坐电梯,不强行冲进电梯,不随意乱按楼层按键,禁止在电梯轿厢内吸烟、打闹、冲撞,以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4.注意用电用气安全
不使用“三无”电器,不在同一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
使用燃气设备应开窗通风并看管,使用后及时关闭。发现火情,及时到室外拨打119。
教育幼儿不乱动电线、插座等。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5.防范溺水事件
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野冰,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到游泳池游泳时家长应做好看护工作。
6.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禁止幼儿燃放烟花爆竹,观看烟花表演时家长应随时做好看护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7.注意饮食安全
不购买“三无”(无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不食用过期食品。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
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8.防范冬季流行疾病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经常开窗通风,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注意营养均衡,坚持运动,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雾霾天气减少外出次数,不在户外进行锻炼,确实要外出,老人和孩子要戴上口罩。
9.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不带孩子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歌舞娱乐场所、网吧、酒吧等场所游玩,多陪伴孩子,带孩子进行读书、亲子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
10.安全快乐出行
寒假期间,不少家庭会选择外出度假,走亲访友。这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好的旅行社并签订旅游合同、购买旅游保险。
学习、掌握车辆、轮船、飞机突发意外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处置常识。入住酒店时,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索取酒店联系卡。
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
了解并尊重旅游地风俗、禁忌。
最后真心劝告有孩子的家庭,无论在何时何地,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切实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