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好社群这座宝藏,物质精神双丰收》

李海峰老师

听了非非的分享,最有感触的是以下三点:

1.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曾做过很多的优势测验,包括盖洛普优势识别器中的测验,发现自己总习惯于去关注自己得分低的选项,总想着补短板,而没有重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前瞻,个性,收集等优势,接下来准备把自己的优势贴在电脑前,不仅可以在每天的工作中想想如何通过自己的优势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把它们放进职业战略的维度,重新调整赛道,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产品。

2.常态化的努力

牛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常态化努力,后者间歇性努力。显然,我目前的努力水平还属于后者。今年影响我最大的两本书是《刻意练习》和《终身成长》,刻意练习让我明白精进的内核,而终身成长从成长型思维的层面,让我知道了牛人和普通人的区别,不仅仅在努力的层面,还在思维层面,更是在内驱力层面。牛人不是凭借意志力在常态化地努力,而是发自内心地迎接挑战,拥抱变化,就算遇到挫折也更关注可能性和突破口,他们用终身成长的驱动力在日复一日地精进。

3.积累小的成功

有孩子的朋友都知道,培养孩子的自信,是通过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帮助他支持他去做到—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他看见自己真的做到了—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下次他更有勇气尝试。我们自己又何尝不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把自己当成初学走路孩子,找机会让自己尝试,在社群小伙伴的赋能与陪伴下,让自己一次次地做到最好,最终我们亲眼看见自己的成果,同时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因此获得下一次接受挑战的自信。

最后,借用李海峰老师的一句话:有份光发份亮,焦点在照亮他人就不会留意自己力量的大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