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大同 星期三 晴 (27℃/9℃)
(简书日更88天/总日更1678天)
这里的文章,初读,是迎面撞上万千世界,吉光片羽,亦足珍惜;再读,则是与无数智者的重逢,向内发现自己,向外发现众生。
文字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让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尽管无法全部共情,但只言片语的感受,也亦弥足珍贵,能给予这一生不曾有过的体验。
也拉近人与世界的距离,站在巨人的肩膀去看这个世界,去看不同时空下,不同背景,不同的景物,不同的人和事,以及作者所获取的感悟。
作者记录的美好与我们不期而遇,也让我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永远期待美好的事情会发生,苦难是美好的见证,是希望的铺垫,我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见证和遇见。
感受世界的苦难,才能享受到世间的美好,黑夜的存在才能见证光明,风浪的存在,才能感受平静。
活着是一切的基石,是万千的可能,愿万般美好,加之于此,让身于苦难的人,减少不幸,感受美好。
苦难成就人类的史诗,文字的力量直达心底,改变着人们的状态,使人奋发向前,满怀希望。
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人们总是习惯追随大流,仿佛只要不用自己思考,跟着旁人的行为去做,那便是合理的。
甚至更多时候尽管不合理,也不想去改变,宁愿忍耐,宁愿为此更多的付出,即使有人指出,也会为之辩解,来掩饰自己的短视和不作为。
习惯成自然,好习惯难以坚持,因为是在和人性做对抗,坏习惯则符合人性的本能和惰性,即使不去刻意,也会逐渐养成。
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用行动改变现状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
世上不平之事比如繁星,多数人遇见,只会抱怨,转眼便抛之脑后,下次遇见,此番情景还会再次上演。
只有少数人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静下心来去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付之于行动,从而改变这一切。
遇事思考的人不少,但为之付出行动的人很少,克己为公的人更少。
这些人生来便是领袖,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改变,有大无畏的精神,来变革整个社会,带来无限的温暖,也推动着整个社会不断向前。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如此,遇到事情不要像钻死胡同那样,一味的抱怨,应该学会多思考,跳出胡同本身,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