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十五年在华完败的外资企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外资被大量的本土企业围剿得业绩下滑难以为继,无奈退出中国,惨败收场。

接下来,让我们盘点一下近十五年夹着尾巴逃跑的外资企业:

2009年

·NIKE关闭了在中国的直营工厂。这是NIKE在2009年宣布的一项战略,旨在优化其全球供应链,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NIKE在关闭中国工厂之后,将生产外包给了中国的供应商,并且继续在中国销售其产品。

2010年

·荷兰飞利浦将电视机生产和销售业务卖给了中国的冠捷。这是飞利浦在2010年的一项战略,旨在优化其全球业务结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冠捷是一家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收购飞利浦的业务,加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日本松下将其子公司三洋的白色家电业务卖给了中国的海尔。这是松下在优化全球业务结构的一项举措,同时也是海尔扩大业务的一次机会。海尔是一家中国家电巨头,在收购三洋业务后进一步加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2011年

·Google退出了中国市场。这是因为与中国政府的网络审查政策不同意见,以及被攻击事件的影响。Google的退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市场上的搜索引擎行业。

·瑞士瑞能公司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关闭了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这是因为瑞能在中国的业务遭受了严重的亏损,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政府对太阳能行业的政策限制。

·雀巢关闭了其在上海的冰淇淋工厂,这是因为该工厂的业务表现不佳,并且雀巢公司也需要优化其全球业务结构。

·瑞典家电商伊莱克斯委托国美生产和销售其产品,这是伊莱克斯在中国市场上的一项战略调整,通过与国美合作,伊莱克斯希望扩大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业务。

2012年

·德国汉莎关闭了其与中国深圳航空的合资货运企业翡翠航空。这是因为汉莎在中国的货运业务一直表现不佳,而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运动品牌Adidas关闭了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工厂,这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中国制造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导致的。Adidas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也一直表现平平,关闭工厂是为了优化其全球生产网络,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013年

·日本电子企业松下关闭了其在上海的工厂,这是由于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制造成本的不断上涨。

·东芝关闭了其在大连的电视工厂,这是由于电视市场需求下降和竞争加剧导致的。

2014年

·全球第三大普药集团Actavis退出了中国市场,这是由于中国的药品审批流程和市场环境改变,导致其在华业务陷入困境。

·松下宣布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转回日本,这是为了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015年

·微软关闭了在华诺基亚工厂,这是由于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下降和竞争加剧导致的。

·三星也宣布将在华的部分工厂转移至东南亚,以降低制造成本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2016年

·三星供应商深圳艾迪斯电子科技公司停产,这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以及资金压力导致的。同时,飞利浦照明也停止运营其在华业务,这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

·百胜中国也宣布出售其在华业务,以优化其全球业务战略。

2017年

·日本相机巨头尼康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

·美国FPGA原厂美高森美关闭了上海制造厂,这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和成本上升导致的。

·全球最大硬盘制造商希捷也关闭了苏州工厂,以调整其全球生产网络和提高效率。

2018年

·日本铃木宣布撤出其全部股份,以优化其全球业务战略。

·日本日东电工公司关闭其在苏州的工厂,这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和制造成本上涨导致的。

·苹果组装大厂和硕计划将生产线撤回或转移,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全球贸易形势。

2019年

·三星电子关闭了其位于惠州的工厂,这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和资金压力导致的。

·日本理光宣布将把影印机生产线撤出中国,转而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扩大生产规模,这是理光计划重组全球业务的一部分。

·家乐福中国也宣布将其中国业务卖给苏宁,这是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家乐福中国的业绩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这些事件都反映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

2020年

·英国乐购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关闭其在华门店。

·荷兰飞利浦则将家电业务出售给了中国私募股权公司高瓴资本,这是飞利浦决定专注于医疗科技业务的一部分。

·美国知名服装品牌Old Navy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关闭旗下所有门店。

2021年

·日本电器制造商OKI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打印机和复合机生产线,这是由于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造成的。

·Yahoo中国也宣布停止向中国提供产品与服务,这是由于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

·东芝关闭了位于大连的工厂,这也是该公司在中国的一部分业务调整的一部分。

2022年

·苹果公司宣布将其新款iPhone14的生产线转移至印度,这是由于印度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印度政府提供的税收和其他优惠政策。

·日本佳能公司也宣布关闭其在珠海的工厂,这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和日本公司全球业务的调整。

·韩国乐天宣布解散其在中国的总部,由于在中国面临的竞争压力和经济环境变化。

2023

???

优胜劣汰的时代,外资企业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接不了地气,被淘汰出局也是情理之中。

大家知道的还有哪些呢?欢迎补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