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习惯

核心阶段

一、启动阶段

1、第一个30天将花费你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能量的99%。(伐木工的故事)

2、30天计划:缺乏自律从来都不是“30天计划”执行失败的因素,反倒是下面这些常见的原因,更容易让你在坚持一两周之后放弃:

失去兴趣

忘记执行

指导方针不明确

对阻碍因素估计不足

(可以设置一些提醒物,好让自己记得每天去做)

二、写下计划,作出承诺

将计划和承诺写在纸上有以下几个好处:

清晰明了,便于执行

加深印象,时刻提醒

提供动力,不断激励

“制定的计划无用,但规划这一行为是无价的。”——丘吉尔

落实在纸上的承诺和计划,可以帮助你充分预估和应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

“忘记去做”仍然是人们成功改变习惯的最大阻碍。

把承诺看成是和自己的一份份迷你合同。

写下承诺这个行为本身比怎么写更重要,所以不要过分纠结于形式和细节。

三、最初30天

这个时期,你真正需要的是开始行动

30天计划的几个阶段:全速起跑期、疲惫放缓期、过渡期、颠簸期、稳定期

全速起跑期:方面脚步,避免用力过猛,过度疲劳。

疲惫放缓期:why?一是在前期透支了精力和干劲。二是任务太难,无法一气呵成。

过渡期:这个阶段,习惯容易坚持了,人也容易忘记去坚持。至少需要坚持30天,没有例外,这个阶段不是用来休息的。

颠簸期:出现障碍。

稳定期:是最轻松的阶段,我们需要达到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去做某件事,无需任何提醒,也不会感到困扰。

四、如何安排协调

想要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成功改变习惯,在制订30天计划是要注意:

简洁性(极简原则,能多简单就多简单)

灵活性(让习惯尽可能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契合,太过僵化,习惯无法适应日常生活)

突发事件(假期、生病、新项目/工作、重大家庭事件)

全力以赴,如何继续坚持实在太困难,也只能推翻重来。

一次“30天计划”最好只坚持一个习惯。超过一个习惯,你很可能那个都坚持不到最后。

进阶技巧

一、触发点(信号+仪式)

创造“触发点”是为了形成一套高度固定的仪式。

触发点的核心是强化行为链条的开端。它更适合那些在最初几天干劲十足、发挥出色,却很难长期坚持一个习惯的人。

二、替换理论

一个人不可能摆脱坏习惯,因为习惯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其他习惯替代。

替换理论的核心方法是:为每一个你想要戒除的习惯找到一个相应的替换习惯。

改变后的习惯应当使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艰难。如果30天后,某个习惯仍然让你感到无法适应,那么你需要考虑重新规划生活。

平衡需求 是替换理论最重要的作用。替换之前的习惯,满足同等的需求。

三、以日为单位,不以周为单位

每日进行可以使某个习惯更加连贯,这要比每周进行三次容易坚持。

四、借助外力

1、讲习惯拆解,如果一次到位太困难,那就循序渐进

2、借助外力:

公开承诺 (公开做出承诺,成功的动力会比只将计划闷在自己心里时大得多)

设置堵住  (钱是最容易想到和付诸实践的赌注,但除了钱,还可以是你的时间、精力或其他资源)

奖/惩机制  (不可以“预支奖励”。也要注意,不能让借助外力本身成为习惯。)

五、先行动、再思考。

单纯改变思维习惯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直接通过改变思想提升自信、自尊、幸福感,往往事与愿违。

如果你想要改变心理状态,学会设立目标,改变行为习惯,并且使这些习惯长期持续,行动所能带给你的自信和自豪感是任何其他方法都无法企及的!

掌控习惯

一、通过习惯实现目标

对于一个大目标,比如获得一定数额的收入,想跑马拉松等

在朝一个目标前进之前,我们应该先问自己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养成哪些习惯。

我们需要把这些大目标转化成一个个小习惯,通过它们一步一步地实现大目标。

方法分为4步:

写出你的目标

确定核心行动

定义一个习惯

实行“30天计划”

二、自我检测

我们需要花时间认真地回顾和思考这些问题,不要凭直觉急于回答

问:这个改变对我来说是否真正必要?

问:这个习惯我要坚持多久?

问:如何进行“尝试性”的改变?

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改变习惯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三、新手上路须知

1、量力而行,一次只改变一个习惯

2、集中精力在“30天计划”上

3、策略比自律更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