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銮巷随笔】再论35岁失业的现代“长工”

职场都知道,35岁是道坎。

原来我也郁闷过,为什么35岁后,人就变得不值钱呢?

其实不是不值钱,是性价比低了,招你来做长工不划算了。

大厂给的工资高,职业发展稳定,还自带背景光环,自然可以招得到年轻的长工。

至于年级大的,又要养家,又要带娃,又要带老人,精力和年轻人不能比。

相比之下,把宝贵的预算留给年轻的长工,是现实的选择。

那35岁后,年级大的长工到哪里去了呢?

【第一,还在原来的地主家打工】:

依靠忠诚、听话,成长为高级长工或包身工。

能够成长为大地主家的“管家”的高级打工仔毕竟是少数。

多数还是工薪的SALARY MAN ,想作为冲锋陷阵的骨干力量,是不可能了。那是留给年轻长工的。

在边上摇旗呐喊,或者做些没那么重要的工作。

委屈自己,但是博一分生计。

【第二,成长为佃户】:

依靠积累的资产、资源,转职成为佃户。

但是本质上还是要为流量,或者为房租,给“地主”打工的。

剥削的本质关系并没有变化。

好处是,有可能从佃户成长为地主。

坏处是,有可能把田种杂了又变成长工。

【第三,到小一点的地主家或佃户家打长短工】

大厂留不住了,只能找些要求不那么高,但还是需要人的“小厂”。

劳动还是有其价值的,毕竟是打工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