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8

《论语子罕第九》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利益与天命与仁。

孔子罕言利与命,好理解一些,怎么也罕言仁了呢?可能是说仁属于思想层面,不可言传指教,只能发自内心,自觉自愿,方能持久真诚。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党人说:“大哉!孔子!博学却没法成名。”孔子闻之对身边弟子说:“我干什么呢?是驾驭呢还是亲力亲为呢?我还是执御吧。”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说:“麻冕,礼也。现在纯,节省了,吾从众。拜乎在下者,礼也。今拜乎上,几成习俗,虽违众,我还是坚持拜下。”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四种错误:勿志在。勿必得。勿固将。勿损人利己。

超脱、彻悟、温润、成熟,这就是孔子教导我们的为人处世之至德也。如果真能早一些再早一些以学之,则“可以无大过矣”。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史记孔子世家》讲述了这段话的背景故事。孔子周游列国,路过匡,鲁季氏家臣阳货曾得罪匡人,匡人把孔子误以为是阳货,所以困住孔子一行,不得脱身,颜回后至,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可见形势之危急。子曰:“文王既没,文就不在人间了吗?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来人就不得文之蔽佑了,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能把我们怎么样?”在弟子的努力下,孔子得解围而去。


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问子贡:“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那么多才多艺呢?”子贡说:“本来就是天纵之将圣,又使多能也。”孔子听说说:“太宰知道我吗?吾少时贱,所以会做各种田间农活。君子以此为多能吗,这不叫能呀。”


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孔子大方承认“吾不试”,没有人给我一试身手的机会,同时也充满自信地说“故艺”。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真的有知吗?无知也。有农夫问我,空空如也我绞尽脑汁不知如何作答。”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要穷途末路了看来。”


9.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看见服重丧者、冕衣裳者与盲者,见之虽年少必肃立,经过之必趋。


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有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喟然叹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引导在前鼓励在侧,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犹卓然而立,虽欲追赶之,难望其项背也已。”


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重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稍愈说:”很久了已经,由之行诈也。无臣而装作有臣,吾谁欺?欺天吗?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这不是死于诸位之手吗?且予纵不得大葬,予还能死于道路乎?”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说:“有美玉在此,藏于宝盒中?求好价而卖掉它?”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而沽者也。”


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欲居最蛮荒之地,有人说:“陋,怎么能行?”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诗乐都改正了,《雅》、《颂》各得其所,能抓住其意境。”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出则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丧事不敢马虎,不为酒困,有什么惭愧的我。”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韶华易逝,一去不返,有如河水滔滔,昼夜不息。”


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一样执着的。”


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积山,功亏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莫怪他人不仁不善,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判断与决策。”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勤于思索,勇于表达,从不怠惰者,只有颜回了吗?”


孔子以后,颜回自成一派,为“颜氏之儒”(---《韩非子显学》)。


9.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评价颜渊说:“可惜啊!吾见其孜孜以进也,未见其稍有松懈也。”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孔子说:“苗壮而未长成者,是有的。秀而不结实者,也是有的”。


苗而秀,秀而实,一路坦途,顺理成章功成名就,总是稀有的很幸运的。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后来者之不如先辈也。四十、五十仍默默无闻焉,这也就不足畏了几乎。”


9.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正确之言能不听吗?改之为贵。至理名言能不信吗?遵之为贵。信而不从,从而不改,我拿他快没办法了。”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在坚守忠信的前提下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旦失去斗志,失去希望,还有什么能保证物质的躯壳。


9.27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说:“衣破布袍与衣裘皮者并立而不耻者,只有仲由了吗?”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诗经 邶风雄雉》之句,大意是只要人君不贪不求,爱惜民力,怎么不能丰衣足食呢),子路终身诵之。孔子说:“如果个人以此作为不思进取的心理安慰,怎么能供养衣食呢?”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高洁也。”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知道的足够多,能知道事情的结果而不被甜言蜜语蒙骗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入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业;可与立,未可与图霸。”


9.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诗经》逸诗有云“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孔子说:“还没有真的思念啊。夫何远之有?”


《诗 郑风 子衿》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72评论 1 16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8,610评论 0 1
  • 01 学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
    故垒千堆雪阅读 12,518评论 0 4
  • 我从情侣的打情骂俏中 闻到了杨树花苞的含苞欲放 我从路人匆匆的行程中 看到了春风的反复无常 春天到了 这不仅是时令...
    收获幸福的大树阅读 1,339评论 0 2
  • 文/熠歆
    熠歆阅读 1,00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