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听过的创新思维课》阅读笔记

      “创新”一词是高频率词汇,对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社会改革、人类文明进步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创新”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好像从未查过。本书采用师生问答对话形式给予答案,并且是循序渐进,让思路由懵懂到清晰转变。

        创新的含义是新颖的,并且有价值的,这个价值可以是实用的,也可以非实用的,如观赏价值,知识价值等好的方面的事物。通俗定义是把同一个东西看待成不同事物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能力。

为什么成年人的创新思维没有孩子强?这是由心智模式和心智枷锁导致的。

哪些思维方式对创新有帮助?

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对发散思维训练有作用。

转变思考方式:如果用垂直思维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换个思路。

软性思维:适用于创新萌芽阶段

强制思维:将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做类比,找到关联点,激发想象力。

平行思维:六顶帽子思考法,当思维对立时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起不到整合统一的作用。


六顶帽子


批判性思维:以质疑、取证(正反例),判断为核心,分清事实,辨明是非。适于创新中级阶段。

包容性思维:弥合分歧、整合不同观点,将合理的一面找出来,通过一些限制条件,使其统一化。站在第二和第三维度空间立体来看,原来以为矛盾对立的事情,在立体空间看是彼此错开,交叉成立,只需找出能让某种观点成立的条件和空间就可以了。(ps:一维空间是线性思维,只能采取折中、妥协方式的中庸之道)。在“微”时代,信息和知识碎片化时代,将知识体系和结构进行重组,需要我们用到包容性思维方式。


包容思维的步骤


在包容性思考中,考虑到六种关系,对于不同的关系需要不同的整合法则。具体参考《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1、对立关系,找到每一种观点背后的立场、视角和动机,然后一一呈现,以一种更超然更宽阔的视角理性对待。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平行关系,将原本互不相干的两个整体进行细致拆分,让两个平行的认知观点能够与事物的相应部分一一对应,找到可以合理存在或有效应用的空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包含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4、交叉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5、类比关系,努力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有效激发创新思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6、多重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我知道了有这么多种思维方式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感觉有一条宽广的路伸向远方,之前觉得困扰我的事情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真是一个思维就是一个世界。思维是多变的,是随着经验增多和知识的加深加宽,学会利用不同思维处理不同的事情就是在训练自己的过程,大脑也跟着灵活,能力也得以突显,人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