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3日,在毕节一中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一轮复习培训,新校区离城区开车单边一个小时,我每天一个人开车过去,一个人回来,浩浩荡荡,劳命伤财,疲惫不堪,但是9月13日早上的培训,让两天的疲惫都值了,改变了我对自己教学的一些思考,本来一回来我就要记录一下当时的感受,无奈自己懒惰,迟迟没有动笔,现在已过去两个周,只能靠笔记回忆当时老师所讲的内容!得出两个经验:以后培训的时候,一要录像,转述和回忆都不能很好的回忆当时的情景,二是要回来写反思,翻来毕节就回忆得起当时老师所讲的内容!
这次的专家是来自广州的陈浩曦老师,第一次听一个老师把核心素养讲的那么生活话,首先老师的声音有点台湾腔的甜美,音容笑貌,让人感觉很亲切,一说话笑眼弯弯,有些人,一开口就会让人爱上,陈老师就属于这样的人,两个小时我都没有一丝睡意,还感觉意犹未尽,当她的学生真的好幸福!
一、不能只讲知识,要带学生学习“生活”。
最近在上选择性必修四,这是我们高中最后一本书,单词很生僻,内容很难,为了赶课,我省略了ppt,直接叫同学们背单词,翻译课文,省略了让学生思考的那些问题,结果,进度倒是跟上了,却发现学生没有了生气……
陈老师强调,高三的课也要融入生活,而不是干巴巴的语言知识,英语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其实一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带着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一些文化信息,我们要思考学生对老师的课堂哪些地方最感兴趣,不一定是语言知识,而且语言背后的一些东西!
最近讲语法填空,总是专注于那个空,其实还是不够,学生题目是做出来了,但我没有看到他们脸上对文化的渴望!这是不长久的!
我们的学生见识的东西并不多,书本是他们学的二手经验的地方,所以要利用好我们的课本,带学生学习与生活相关的更多东西!
二,应用文,读后续写中的情商。
学生在读后续写中缺乏讲故事的能力,理科生情感线太过于直率,文科生情感线太过于丰富,无病生吟型!要填补学生人情世故中故事情节的塑造,陈老师在这里分享了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说她女儿之前就读的学校一个星期开一节阅读课,一到这节课,学生就跑到那个地方随意拿一本书开始阅读,下课就回来,没有任何人指导,学生安安静静的看,一年下来,学生的阅读量大大提升,讲故事的能力也在提高!这个点让我思考怎样让我的学生也会讲故事呢?
应用文中的必要的客套话是一定要的,不能用空洞的词汇堆砌空洞的文章!其次,近年来,我们的考试也比较偏向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授课中也一定要培养学生这方面对能力!
这里陈老师分享了一个提高作文的好办法,就是一篇作文反复写,反复交上来改,每次都要写下作文的三个优点,一个缺点。陈老师分享曾经她带的一个差班就是这样子鼓励学生的,后来那些不交作文的学生都觉得太亏了,主动的交作文!
最后,陈老师说,不要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强的!
两个小时的培训很快完成,我看到的是优秀的人真的从来都是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不抱怨环境,想办法解决问题,感谢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