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当一个孩子问出了——标题上的这些问题时,那么TA已经迈出了“长大”的第一步!
夜读时,遇见朋友在群里分享自己和孩子成长的经验…
“初中的男孩”很优秀——已经能够独立安排好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时间分配了。
听他母亲说:放学回来,累了…
男孩也会和母亲商量——自己放松一会儿,再作业。
或许是这位妈妈,自己的母亲当初太过强势,所以在她成长的印记里,留下了有些“伤痛的痕迹”。
所以,如今她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选择了“倾听”与“尊重”——我想:这与这位母亲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密不可分。
毕竟,没有什么动力,比得上“孩子”自我选择的“内驱力”——朋友分享,在为孩子寻找适合他的哲学的书籍…
那里,或许可以找到“他需要成长的答案”。
曾在一部电视剧里,看见过一位母亲回答孩子“为什么要学习”的十分赋能的回答——“为了自由”…
虽然“学习”看似是一件枯燥乏味,甚至十分虐心、“不自由”的事儿。但是只要当“我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那便是“自由”。
我们可以在“学问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想学什么,学什么。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儿,就有能力,努力朝那个方向前进——因为自己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塑造自己!
哪怕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生终极疑惑——也可以让生命不是迷茫,而是怀揣着“求知欲”,不断丰富自我,成为“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智慧”!
许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