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已经将近一半了,其中检视阅读已经读完,分析阅读还差最后一个阶段——评论的阶段。不知是否因为这本书是多年以前出版的,有些内容读起来并不容易,有些甚至感觉比较啰嗦。但是总体而言,读到现在的部分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阅读的技巧,以及阅读的态度。
先说说阅读的态度,书中不厌其烦地强调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列出了常见的四个问题供参考。这也是在另一本书上提到过的,带着问题阅读,这样阅读时更加有目的性,效率也会比漫无目的地阅读更高。
另外在学习一项复杂技艺时(例如学习更高级的阅读技巧)——不要恐慌于开始的陌生与步骤的繁杂,一点点熟悉学习拆分出的步骤和规则,持续的练习会让这些步骤规则融会贯通,这项技巧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下面是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两个阶段
检视阅读是为了初步了解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和结构,以及这本书是否值得深入阅读。可以说每一本书都值得检视阅读一遍。
分析阅读是为了深入了解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了解作者的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答案、作者的建议指导以及全书怎么发展这些问题和答案的。简单来说就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但要从书中找出作者的问题和答案,更要随着作者去发现这个问题,推导过程,得出答案。再深入就是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这个问题,推导过程有没有错误,得出的答案是否合理——前提是了解了整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中的阅读方法理解起来很难,用起来也不容易,但是作者许诺了掌握阅读的方法后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对此我并不怀疑,只是鉴于现代人的浮躁与焦虑,多少人能够坚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