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云思 37 知识社区

之前偶然看到一位朋友发的文章,说的是:伦敦时间1月2日,英国艺评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巴黎市郊寓所去世,享年90岁。  

对于这位诗人,我了解并不多,也无从着笔厘清思想脉络,然而这篇文章提到了的作者在《我们在此相遇》中表达的一句话很是令我震撼:你和我,我们都在这世上,为了修补一些已经破损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为何会出现的原因。  

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存意义竟然在于弥补所谓的破损,那么所谓的破损指的又是什么呢?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需要通过去改造上一代人给我们留下的时代疮痍从而让下一代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吗?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存在意义的。  

再者,文章提到:90岁的约翰·伯格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时空的弯曲,生命在他的身上似乎延长了数倍,又像是缩短在了某个瞬间。  “对某个时刻的体验越深,这一体验的积聚也就越密。这就是这一时刻会逗留得更久的原因。此时,时间流的耗散得到了抑制。生存的绵延不是一个长度的问题,而是一个深度和密度的问题。”  从这一段话里,我读到了专注的生命深度以及迷茫的生命长度问题,同时也牵涉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时间意识问题。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好的发光发热呢?我们无法给予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相对理性客观的基准点:让时间的流动不至于耗散得那么快,过着过着都不知道如何过去了。  

那么对于这点该去如何想象呢?  从建立一个新的阅读环境说起,如今新媒体内容从原本的稀缺到饱和到泛滥再到现在对于真正有思想有价值内容的稀缺,可以想象未来会有一个怎样的知识产品满足这一点,在多年前,豆瓣一直都是万千文青的理想天堂,而今豆瓣已不再是豆瓣,我们在渴望着一个纯粹的知识社区的出现,会有什么样的产品会在未来为之诞生呢?甚是期待之。

在这巨大的舆论知识库里,对于内容本身的深度挖掘、梳理、筛选、呈现,把碎片化的知识组合成具有一定意义的阅读环境,这才会是新时代新媒介下的知识传播价值。  

构建这样一个新知识产品社区尤为必要,因为这在一定意义上建构了知识体系,而且能够充分的让好的知识流动起来(好的知识是能够引起启发的,是能够深入我们内心的),流动的目的是在不断交锋之中产生智慧,寻找真理。  

搜索有维基百科,知识产品会出现什么样新的契机呢?什么样的知识社区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满足人们的成长需要呢? 我们的知识体系又该如何在互联网上安放呢? 这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之一,真的觉得特别特别有意思,亲爱滴小伙伴,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318评论 25 709
  • 海子的这首诗,画面感极强,有鲜活强烈的生命力在流动。 万物美好,各安其命。 每次读到,都会感觉到一个温暖的灵魂对世...
    梦中偶记阅读 226评论 0 1
  • 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可见辛苦才是人生的常态,幸福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知足常乐,一条是不知足那就为了野心付出一切!
    乐观坚持就好阅读 170评论 0 0
  • 1.可失败构造器 语法为在init关键字后面添加问好init? 可失败构造器的参数名和参数类型,不能与其它非可失败...
    爱偷懒的万万阅读 467评论 1 1
  • 久别重逢于家中,美食与零食,于是,吃得很饱,搜了一个东西“老师收手机……”我还没输完,哟西,下面的相关链接就蹦出的...
    modn阅读 17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