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该上学的年龄, 我自然而然的就背起了书包,到邻村赵千寨小学去就读。小学时候,妈妈说了,只要是学习,家里的活可以不干,留她一个人全干完,也不会打扰我们四个孩子的学习,由此我看出学习对我们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每每看到妈妈从农田里耕地归来很劳累,就主动的赶紧从压井里压一盆凉水,端过去让妈让妈妈洗洗脸,写完作业也尽量跟着妈妈一块下地干活。但是自己却也不敢为了干农活而放松了学习。
在小学阶段,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学生,五年期间,我从来没有得到过一张奖状,成绩应该也是在班里的的中等靠上。有一次爸爸说,如果谁的语文数学两门都考到九十分以上,奖励我们两元钱。那次数学是大大过了线,而语文考了89。我仔细审视自己的卷子,发现唱“歌”的“歌”写对了,但是因为上面的“口”和下面的“一”横叠加在一起,被老师打错,扣掉了1分,扣掉了至关重要的1分,于是就成了我永远的遗憾。记得当时我把这个情况跟爸爸反映了,爸爸说是我自己造成的,故不在奖励之列。此后,有一段时间,我被别人打趣,喊我“差一分”。有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爸爸也是鼓励我们取得最佳成绩的。
记得我三年级结束时,听说下学期换语文老师,他是一位极其严厉的男老师。果然,我很应心。记得生字表当时很多学生都能完完整整的写出来,并且每个字的顺序都不会错,每每想到这,就惊叹小学生时期机械记忆的能力之强。
在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增加了英语,老师让背第一课my family,但是我什么都不会,感觉如像一粒沙土,掉进了一片沙漠里,摸不到南北,找不到方向,有的只是迷茫无助,后来渐渐会了音标和单词,死记语法后,也慢慢会背课文了,这说明学习确实是一个过程。
初一时,我们新来了一位老师,他非常的年轻,是师范院校的毕业,这个老师姓冯,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怎么表达这种感情呢?记得我们放学的时候往往在教室不走,还在继续背书,有的时候都月亮升起来了才回家去,第二天,5点多我们就已经起床出发了,到学校的时候还没有几个人,当时我们的照明设备是从家里拿的煤油灯。记得有一次回家的时候,天上的月亮都已经很明亮了,月亮的周围有一个大大的光晕,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就跑到学校去问老师,冯老师告诉我们说是风圈。明天可能要刮风了,并且告诉我们说缺口处就是风的来向,这是我对天文现象的首次的关注。同学们比较喜欢冯老师,我们就拼命的扫地,教室里的尘土往往扫得满屋飘荡,不值日的学生都要到教室外面去。有时候我们把家里的红薯找几块,不大不小,干干净净的,拿过来送给老师,让他在煤火旁烤着吃。我们班有一位非常调皮,不学习的学生,他的爸爸是个二流子,妈妈是农村的一个泼辣的妇女,冯老师就推着自行车到他家去家访,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其感动的事,于是对冯老师多了几分敬重,这个冯老师是一个引导我们的好老师,可惜后来得知他出车祸了,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真是天不佑人,江河同悲!
在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两个留级生,在学数学方面,他们准备了一个本子,就自己做书中的题,当时我看到吓了一跳,原来还可以这样自己学习!就赶紧模仿着写,买了一个新本子,开始做书里面的课堂练习,单元练习,总复习题,页码和题号顺序都不错。这样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们就做完了全书的第一遍,期末前再全部做两遍。一学期下来,我们就把全书做了三遍,这种自学式的学习方,超越了老师的讲课速度,有时问老师题,老师就很不耐烦,说讲到的时候再讲吧,但是我们遇到这样的拦路虎,绝不让他拦住路,就自己琢磨着解决,有时就去求教那几个复习生,这种自学的好习惯,后来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升初二时,初中部本来要挪到我们半坡乡的初级中学去,但爸爸妈妈托三姨父让我转学到陈留镇的第一初中去上,我三姨夫在陈留镇的农业银行当主任,我和表弟就跟着他,到陈留镇去上初中,因为不再干农活了,放学回来就写作业,我常常很早就完成了作业。
在初二的一次数学考试中,我考了99分,我们的数学老师好像发现了人才,点名让我和前几名的优秀同学一起参加数学比赛,为再次确认参赛人员,又举行了一次考试,这次我竟然考了100分,于是就顺理成章的参加了数学比赛,但是数学比赛的题极其困难,我没有取得好成绩,自此我知道了“比赛”两字的含金量,绝非平时的课本作业所能比。也认识到了自己智力平平,无处下笔的悲伤。
在陈留初中,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我们的物理老师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竟然拿着实验器具,这让我觉得物理是真正的“科学”。语文老师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男教师,他常常与众不同的穿一身白衣白裤,显得十分的儒雅,如果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说话,他就生气的让我们随便说,说完为止。自己就回办公室独坐了,这让我感受到了老师不可侵犯的尊严。
上初中我的成绩并不是很优异,大概是班里的中等水平,初中毕业考试之后,只留下30多人参加升学考试,20多个同学就毕业回家去了,结束了一生的求学生涯。我参加县一中的考试,没有想到,考了第17名,竟然考上了,这在老师来说好像是我的超水平发挥,对我来说也是糊里糊涂而顺理成章的事。“糊里糊涂”是说我只是自己做题而已,至于题的难易程度是不理解的。“顺理成章”是说根据考试成绩,从初中上高中又在情理之中。
到了高中第一学期,感觉就是一个“难”,还是一个“难”,物理化学怎么学成绩都在四五十分六七十分,全班有60多位学生,我的总体成绩似乎都是班里的倒数十几名,每天都很焦虑,每天都很抑郁,每周周末都在复习课本前面旧知识,希望能接到刚学的新知识。
在高一的下学期,我们就分科,我很自觉的就报了文科。在高一的暑假,我借来了高二的课本,一个人抱着书在自家自留地里面找了一个僻静的树荫,就在里面读书,结果在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已经提到全班的十多名了,在高二下学期,基本上都保持在全班的前五名,有时候感觉到自己这一段没有下大功夫,成绩下滑也只是到七八名的地步。这个时候的我多了些自信,并毛遂自荐的当了副班长,等到高三的时候,因正班长撂挑子,我成了班长。高三毕业的时候,我的成绩非常的理想,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开封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本来不愿意上的,但是爸爸说考上以后就有工作了,一个月就是68元,这对我们农村家庭来说,简直像一个神奇的传说,于是就上了大学。
到了大学,感觉到同学们不互相问问题了,也自然没有人向我问问题了,有些失落!本来想着要当班干部的,没想到老师提前都预订好了。我只有学习一件事了,于是我经常拿着教材如饥似渴的学习,又到图书馆借相应的原著去读,感受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