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饭后,和妻子、三宝走出小区,一抬头就看见天空中高悬的圆月,大如银盘,比昨晚中秋节的还要宽,还要亮。果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
欣喜地走去江边,拿出手机,却怎么拍也拍不出它真实的美。哎,手机不给力,只好望月兴叹。
我跟心有不甘的妻子说:“别纠结,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有些美是保留不下来的,遇见了,用心欣赏就好。”
世间的东西,美好的、烦心的,天天都充斥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怎么去应对。当你想赏月时可能会下雨,当你去旅行时可能碰到塞车,当你想睡个好觉时邻居在吵架。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说读书时候比智商、工作后比情商、人生后半程比的是能量,也是颇有感触。
一个人的能量场,也可以称之为心力,有强有弱。我们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沟通,本质上均为能量的互换。
聪明的人,知晓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守护自己的能量,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避免无谓的争执与能量消耗。
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去坚持守护,不与无关紧要的人或事纠缠。
当然,真正能做到的都是高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今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一辈子?我们红尘中的凡夫俗子,只能尽量让自己的心豁达一点,不要太被日常的种种得失影响心情。
想想自己,好多天没有更新公众号了,先前密集写了几十篇各种无规则的文字,想不到那么快就到了懈怠期。
写作,其实是一场问心之旅。把头脑中的想法,通过自己能把握的文字组合,展现出来,给别人评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和生活体验,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体验不好,也难以写出灵动的文字。
所以,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最考验一个人的心智。这些天的偷懒,大抵是由于心境有点乱了。
最近几个月,没有一个月是领完整工资的,都有各种请假被扣出的款,请假的缘由,大抵都和家事有关。
2024的上半年,父亲和岳母相继离世,经历了两次痛别。葬礼期间的法事,以及后来父亲的头七、末七,岳母的三七、末七、上座(120天)等各种仪式,也慢慢消减着对亲人离去的痛。
亲人的离去,是一种痛;生活的省吃俭用和小心翼翼,是另一种修炼。
手头里每月并不多的生活费,还总有一些开支,是避免不开的。
表妹这段时间来家里住,说是找工作,大半个月仍没找着,自身毛病一大堆,关键还不听劝。生了三孩、几乎已被夫家全家抛弃的她,看得出还未有足够的定力和心智应对今后的人生,做亲人的是帮上一把还是往外推,也是难。
9月10日请假回村,喝了亲戚的喜酒;9月15日回镇上,和同学一起探望了当年中学的班主任(也是老校长)。人过中年,做的每一件事,感觉和年轻时的心态都不一样。
当天晚上同学们在县城小聚,作为老班长,虽然早早定了晚上要回去的计划,却也只能先陪伴一阵。十一点,和另一位住北流的同学开车走高速,回到家已是凌晨一点多。
9月16日,中秋前一晚,十一点半后,又和义工小群的伙伴继续往年的“午夜幽灵”行动。
这活动之前已开展了十年,在八月十四晚骑着小电驴,在城市里穿街走巷,看到路边屋檐下有睡着的流浪者,就把一袋简单装有月饼、水果、矿泉水的中秋礼物放在其身旁。
快满六岁的三宝,已是第三次跟着爸爸半夜出发了。她哥哥和姐姐,之前也参与了几次,大个后不想跟着老爸出来,由得他们。做这些事,本来就是随缘随心的。
9月17日,中秋节,妻子公司仍不放假。早上我逛菜市买回了鱼、虾、鸡,然后打开电脑忙活着。
去年加入的写作平台——简书,迎新班群里决定搞一个中秋节目表演,作为活动委员的我,前几天都不在线,是另一好伙伴接下了任务并安排好人员。
所以这主持人,我是躲不了的。赶紧把十几个节目过一遍,简单写出了主持稿,匆匆找图片弄了个中秋晚会节目单,已是下午三四点了。
线上的活动难免对线下的生活有所影响,妻子原想带孩子在江边边吃美食边赏月,我在心里计算着吃完晚饭后到八点半之间是否够时间搬运东西,搬完后在外面主持说话也还行。
却不知饭后淅淅沥沥的几点夜雨,打乱了计划。心里又不禁在担心:如果要八点雨才停,再搬东西出外面,和主持的时间怕是有冲突。好在后来呆家里没出去。
八点二十,有侄儿一家来访,匆匆剥好一个柚子,让他们在客厅聊着,我便躲进小孩的房间,主持节目了。
说是主持,其实就简单在群里发一些语音介绍,把一个个录制好的视频音频逐一发在群。一路来普通话都不标准的我,也不怕贻笑大方,尽量说得热情温暖些。有文友们笑称早已习惯听“书生的广普”,倒是满满的鼓励。
想来也是奇怪,读书和刚找工作时宁愿写也不想多说的自己,因为一段业务工作经历,专门去学习了演讲,尝试了讲师,做过了千人会场的主持。
也许生活本身就是多变的吧,变化的生活,变化的人,才有了各种不同的生活体验。
主持完群活动,九点半了。走出房间,侄儿他们正准备走。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下,和妻子送他们到小区门口。
大女儿也跟着一起下来,倒是有点意料之外。看到她站在小区门口拍着月亮,心说应该这才是最大的吸引力吧。我们三个一起在河堤散步,皎洁的月光配着清爽的晚风,也别有兴致。我掏出手机,拍了张“三指逐珠图”。
9月18日,听着市里一年一度的九一八的防空警报,手指划开微信,浏览一番各种信息。刷屏的基本是“勿忘”之图片,如此沉痛的教训,相信很多人都是不会忘的吧。
这一天,蒲公英之家(困境儿童扶助中心)在群里推出了视频号,正号召大家关注,满200人后可以开直播。
蓝天救援队的群里,有人分享照片,在搜救犬基地旁的番石榴果园,一帮队友正在烈日下给小果子套上一个个薄膜袋,以保护它长大。这是今年才报名加入的一个新队伍,我还没参加完基础培训,要说不好意思的,就是那套专用的队服,还没够钱去领。
几个月了,钱不是这边用掉就是那边用掉,太闹心了。
昨晚下班去幼儿园接三宝,回到小区后门,对面一栋刚建完的新楼房甚是新鲜,三宝的小嘴巴又憋不住了:“爸爸,我们什么时候搬家?我想住在这新房子里。”
额,换房这件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大事,已被她不知说了多少回了。我继续用老答案哄她:“爸爸妈妈的钱还不够啊。”
“我不是也存有很多钱吗?给你们拿去买房子呀,就够啦。”
呵呵,就她那几十张一块五毛的小小储钱罐,口气倒是不小。当然,老爸不忍心戳破她,便乐呵呵地答应了。
想起来,前段好不容易刚跟她说好周日一起去卖东西赚钱,看来要抓紧落实了,毕竟,事关两代人的搬家大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