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三国249 诸葛瑾01:容貌思度,服其弘雅

诸葛瑾,字子瑜,青州琅玡郡阳都县人。

诸葛瑾,容貌思度,服其弘雅

本来诸葛氏只是“葛氏”,是琅玡郡诸县人,后来举族迁移到了阳都县,因为阳都已经有一个“葛氏”了,所以他们族就改为了诸葛氏(意:诸县来的“葛氏”)。

吉米:还有一说,当年葛婴为陈涉将军,虽有战功然而被害,孝文帝追录他的功绩,封他的孙子为诸县侯,他孙子便改为诸葛氏

诸葛瑾年少的时候,游学于洛阳,学习毛诗、尚书、左氏春秋。后来母亲去世,诸葛瑾回去守孝,对待继母非常恭谨。


避乱江东,出仕东吴

汉朝末年,青州黄巾贼起,军阀并争。诸葛瑾避乱江东,正值孙策去世,孙权的姐夫曲阿弘咨见诸葛瑾非同一般人,将他推荐给孙权,与鲁肃等一同被作宾客礼待,诸葛瑾后来为孙权的长史,转任中司马。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遣诸葛瑾出使蜀国与刘备结好,诸葛瑾与弟弟诸葛亮都以公事相见,公事之后没有任何私人的会见。


谈说谏喻,未尝切愕

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

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

吴郡太守朱治,是举荐孙权为孝廉的将领,孙权曾对他有怨望的地方,只因平时对他很敬重,难于亲自启齿责备他,故而心内忿怨无法排解。

诸葛瑾揣摩到其中的缘故,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

于是自求用孙权的意思来自问,这样他就在孙权面前写信,广泛地阐明事物的常理,借题用自己的思想迂回地推测分析孙权的内心活动。

写完后,他将信呈交孙权,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的疙瘩让你给解开了。颜渊之德,是要人更为亲爱,难道就是这个意思吧!”

孙权又责备过校尉殷模,所定罪名令人难料。

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人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默不作声。

孙权说:“子瑜怎么不说话?”

诸葛瑾离开座席说:“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

孙权听后很为伤感,于是说:“我特为您而赦免他。”


容貌思度,服其弘雅

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

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敦仁厚义,效法上天救活生灵,近来承蒙他仗义执言,为我保全名分,无奈我积怨过多犯罪过深,深为陛下所忌恨,虽有祁奚之类的人相救,而我却无羊舌氏那样的德行,解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诸葛瑾为人雍容大度善思,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弘缓雍雅。孙权也对他甚为看重,每有大事就要征询他的意见。


总督简评

诸葛瑾的记录,中间空白了很多,可能是因为他的后代陷于党争权力斗争,所以使得他一族的功绩被后代史官抹灭。

诸葛瑾的说话的艺术还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如何和领导谈话,是一门很重要的技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