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不如做到(一)

有想法,不如会行动,说一千遍,不如做一次。


是读书,改变了我。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给自己找借口,今天有事,不去做了,明天再说。但现在我不会,只要我定下了目标,说了要去做,就不管身在何处,有什么特殊的事,都要想办法去做,不给自己任何的借口和理由。


其实,方法总会比困难多,只要肯去做,没有什么不行的,当然,要在能力范围内,让我去摘天上的星星,不管怎么努力我也做不到。


所以,读书真的太重要了,而比读书更重要的是行动。


介绍两个简单有效的行动管理法,分别是把注意力放到行动上和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


『坚持到底的妙方』

我们常常对自己说“我要做成某某事”,结果却无疾而终,为什么呢?行动开始之后,很多人的注意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偏移,下面介绍三个聚焦行动的方法。


001 与其埋怨自己没有毅力,不如调整行动的方式。当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毅力”、“意志薄弱”或者“性格有问题”等等,但作者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式。这个原理来自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行动分析学”,它主张排除一切抽象的概念和无法测量的因素,只以“行动”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


虽然看起来有些绝对化,但当我们坚持不下去时,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有人自学画画,到了第十天就偷懒了,后面的日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不妨换个方式,可以组队学习,互相督促;也可以购买绘画课程,给自己一点压力。


002 想法有时候会骗人,但是行动不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要坚持到底,结果还是半途而废,这是因为大家只有想法而没有坚持行动。实际上,人们越是依赖想法,越会出现认知偏差。或许你以为自己有正确的认知,但实际上并不可靠。


比如一个打算每天写作的人连续写了三天,那他就会认为自己意志力很强,但是当他第四天断更时,就会立即陷入“我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自责当中。紧接着还会冒出很多想法:“唉,我日更总是不成功”或者“周围的人又要调侃我日更失败了”。


我们这时候要冷静,其实事实是非常简单的:“日更三天,断了一天。”仅此而已。认知偏差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当我们遇到某种情况时,在它的影响下,会陷入夸大或者贬低事实的思维误区中。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就会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还有挽回的余地。


003 利用“实况转播”,专注当前的行动。所谓“实况转播”,就是把自己正在做的事,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在脑海中确认一遍,可以读出来,也可以默念。这样做,可以排除过去和未来的干扰,将意识集中于现在。比如我们在工作当中焦躁不安时,可以给自己当前的行动加上“解说词”:“坐在椅子上,面向电脑,打开文档,敲下第一个字。”


像这样,通过脑海中的转播,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必须完成的事情上,排除掉其他干扰。值得一提的是,失眠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解说词”可以是“我闭着眼睛,呼吸平稳,准备睡着了。”反复念,直到自己进入梦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