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仲冬之月政令小介

我国传统文化称皇帝为天之子、万民之主。最高统治者代表上天抚育万民,民本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地方官被称为父母官。朝廷的政令其实都以生产生活为中心,历法、祭祀等都与生产活动密切关联,因而也构成政令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改造自然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对自然的四季变化怀有崇高的敬畏之心。为顺应四时,古代政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涵盖祭祀、兵事、百业、起居,从天子到庶民都要遵从。

冬天五行属水,水的含义更接近于冰,其色黑,玄冰之说最为形象和妥帖。水的特性是敛藏,万物蛰伏,人类活动也要突出一个藏字。《黄帝内经·素问》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2021年12月4日是农历十一月初一,农历十一月古代称为仲冬之月,五行属水,成数6。还有一种说法,农历十月为寒月,十一月为冬月,十二月为腊月,故冬季又称寒冬腊月。

【礼·月令】将十一月月命名为“畅月”,畅,充也,长也。畅,本义不生也,盖皆义之相反而相生者也。天子诏令百官仲冬之月不得发动百姓开挖土地,兴建土木工程,否则就会泄露天地之气,导致蛰虫死亡,可能引发疫情,造成百姓大面积死亡。也不可打开储存粮食物资的仓库、地窖等封闭场所,以因应上天闭藏之性。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讲,可以隔绝空气和低温对储存物资的腐蚀和损坏。

仲冬之月,天子住北向明堂的中央正室,与孟冬之月一样,仍吃黍米和猪肉养生,使用的器物宏大而敛口,穿裘皮衣服。天子出行乘坐黑色马车,驾黑色马,车上插黑底龙纹的旗帜,身穿黑衣,佩玄玉。

仲冬之月可以罢免那些无事可做的官员,清理那些无法使用的器具,粉刷房屋的门户,修筑监狱,这是顺应天地闭藏之性的行为。

仲冬之月申明宫中禁令,宫室门户一定要重重关闭。严格督察宫女的纺织、缝纫、刺绣等活动,不得过分淫巧,即使天子身边的人和皇家的贵戚也不能例外。

酒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品。仲冬之月命令主管酿酒的官员大酋监造美酒,必须做到“秫稻必齐,麹糵必时,湛糦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原料、酒曲、蒸煮、水质、器具和火候六个方面都必须严格把关,无有差忒。

仲冬之月命令各地主管官员祭祀大海、大河、名泉、大泽和井泉的水神。

仲冬之月,如果农人没有收藏好的粮食暴露在野外,或者在外放养牛羊等牲畜,取走它们的人,将不被追究。有猎人从事狩猎活动或者采摘野果野菜的,当地官员要适当引导教育,但如果侵夺了他人的财产,一律严惩不贷。

仲冬之月,有冬至的节气。冬至日,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一阳初生,阴阳之气交争,万物开始萌动。小草开始萌生,蚯蚓开始蠕动身体,麋鹿的犄角将要落下,泉水开始涌动。冬至以后,可以进山砍伐林木和竹子了。

冬至日,君子应该深居简出,修身养性,不可沉迷声色,凡事不可急躁,静待阴阳之气发展变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商周的历制,是农历吗?怎么设置闰月?有闰年吗?何谓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一、孔子《春秋》中的“日期” 孔子《春秋》...
    花露柳风阅读 951评论 0 4
  • 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想要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就要学点古代基本文学常识,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琴雪_山人阅读 1,324评论 1 9
  • 【原文】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旦轸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
    钱江潮369阅读 1,530评论 5 35
  • 武承嗣使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末紫石杂药物填之。庚午,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之,称获之于洛水。太后喜...
    一顾倾城阅读 808评论 0 1
  • 邵武禾坪《黄氏大成宗谱·总谱》 (简称大成谱)世系 (供宗亲研究修正稿) 黄明书 一世,昌意,...
    醉后挥毫笔有神阅读 19,531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