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儿上当

一向好奇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看似漏洞百出的电信欺诈可以屡屡得手,直到最近一次遇到“购物网站订单流失”骗局,我才发现,这个时代,个人信息已经不再属于“个人”,借用电影中的一句话:你已经没有任何秘密了。

是的,我之所以差点上当,除了自己一时大意,主要原因在于骗子掌握你的信息十分精准。

我在亚马逊买了一双球鞋,收到货后的第二天,接到了一个属地江苏手机号的电话,自称是亚马逊商家,说我最近在网站买的XX运动鞋出现了订单流失问题,需要重新下单,但实际不收取费用,只做后台记录所用。因为之前经历过一次订单被隐藏的经历(事实上,这是同一个骗局的伎俩),我就没有在意,以为与上次一样只需要把被隐藏的订单移除就好了,就告知对方自己现在不在家里,不方便上网操作,等回到家中再重新刷新订单查看。

正是因为骗子听我语气并不怀疑,于是执意要我现在用手机网络完成订单提交,他这一急,我反而生了疑问,亚马逊商家会这么着急在休息日完成一个并不紧急的处理事项吗?于是,我再问:如果我不处理这单会怎么样?毕竟钱交了,货收到了,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损失。

接下来,骗子也是有点急了,他的回答令我啼笑皆非:我们会通知快递把你的货品取回来……

至此,我基本确定这是一个骗局,快递公司难道因为接到了订单,就要去陌生人家里强行拿走别人的东西不成?

于是我回答,那好吧,我不会做任何处理,虽然没有大喊:你这个骗子!但我满心以为当我听到快递会来我家取回货物时笑出了声音,电话那端的骗子已经知道自己露馅了。

天晓得,这骗子不知是太过敬业或是思维鲁钝,竟然并不放弃,在我放下电话后,锲而不舍再次打过来。这一次,我没有再接,而是将这个号码默默记录下来,投诉至网络欺诈管理中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虎嗅注:亚马逊当下态势让人想到《孙子兵法》里的四个字:“风林火山”,意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怦然心_动阅读 5,427评论 0 7
  • “路皋,我看你不喜欢吃水果,今天我给你做了饭!昨天的保温盒给我吧!” 路皋看着眼前另一个花色的保温盒,想到了昨天那...
    叶等闲阅读 2,635评论 0 0
  • 好友曼曼在朋友圈连发了两条关于《我的前半生》的文章,然后一边微信我:“阿璃,你说婚姻是不是都很现实啊,我突然发现我...
    悠浅说阅读 3,443评论 0 1
  • 六千级天梯。 第一次看见这个报道,是在微博,当时只是微微的震撼,我没有过多去关注 后来的后来,我以为我淡忘了,直到...
    breakxt阅读 3,2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