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老师
它来了,它真的来了。
远方的那些写给孩子们的信悄然而至,我说:信来了!孩子们瞬间炸了,对的,说是炸了一点儿也不为过。在给孩子们分发信的时候,一个个都是跳着来领取的,有的搂着,有的使劲儿亲了两口,有的甚至做出了我从未见到过的动作……
最后一个信封让我愣住了,我捏了捏是一个空信封,我先把信封给了魏同学,说实话,那瞬间,我真的还没有想好怎么跟他解释,这样一个空信封也在我的意料之外。
我一扭脸的功夫,他把信封已经撕得支离破碎。他一脸茫然地说:“老师,我这个是一个空信封,我想着是不是在哪里隐藏着呢,我来回看了看,什么也没有啊。怎么回事呢?”
我定了下神,说到:“我觉得或许一个空信封代表的是他想对你说的千言万语,却又说不出口,老师相信你能读懂这封特殊的信的。”
在孩子们通过拍摄小视频跟平顶山的哥哥姐姐们道谢的时候,便有了这张“小失落”的照片。美好的定格,定是有美好的故事将要发生。
我把照片和视频发给平顶山的金亮老师,聊到了这个“空信封”的孩子,跟我的预想差不多,这个孩子是个特殊孩子,平时不怎么爱写作业。我就开始反思,我们做这样一个搭桥的链接,初衷也就是想激发孩子,让孩子们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孩子们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期待,不努力都觉得不行呢。
我跟金亮老师建议,明天我们就要期末考试了,考虑到孩子的心情,我觉得可以让这位同学录一段视频,这样一来,魏同学虽然收到的是空信封,如果收到视频,那将是一份特殊的惊喜了。
课下,魏同学来到我旁边,我说:“我跟这个孩子取得联系,一会儿呀,他会给你发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会用一段视频跟你问好,但是我希望在接下来的通信中,你继续跟他保持联系,用你的乐观,你的积极,点燃他的期待,让他感觉到跟远方的朋友通信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可以吗?”魏同学一脸惊喜地说:“我嘛?让我来改变他吗?”
其实魏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是需要一直激励的,这次“反客为主”的感觉,让他满怀期待,我想期待的不仅仅是那封信或者那段视频,一定是渴望着自己再努力一些,让榜样的作用发挥得更精彩一些。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到: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一个空信封,激活了魏同学内心的一些能量,这样一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的生活多了些滋味,更让他们找到了更真实的自我。
我似乎,又做了一件善事,因为他们的故事将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