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我们,手扶拖拉机

最喜小时候的八月,正是麦场碾场打麦时间节,也是暑假撒野之时。碾场之时需要人手较多,各家各户相互骗工,骗工二字如其意,当属老辈智慧地表露,你家派出一年迈五六十的老头老婆帮忙,我家无老人,便是实实在在以弱换走轻壮,到达骗工最佳成效。一家明天要碾场,三天前就开始关注天气情况,预订碾场场地。也不用刻意招呼左右邻居,因为那段时间每个人的口头禅由以前的:吃饭了没?去哪里耍?自动切换成了,你家几时碾场?另外,那段时间,每家每户都如签了契约般默契,早晨洗漱完毕后,便溜达到麦场,看有无“打搅儿”(方言,意为经常相互走动、帮忙的两家人)的人在碾场,如果有便自动加入、一切顺利成章,无需刻意提醒。首先是摊场,就是将隆在一起的麦堆,一捆一捆的解开,麦穗朝上,相互散堆在一起,摆成一个很大的圆形,开始凉晒一个多小时,这样麦粒更容易出来。之后主家就会邀请每一个帮忙的人到家里吃早饭。早饭大多是些馒头、花卷 之类的,我们便不是很感兴趣、此时时间也尚早,我们不会出没,大多同龄人也猫在炕头。等父母在主家吃过早饭,便回家打醒孩子,伺候妥当鸡、猪、狗和我们,一般会做如下安排:几时几点给鸡、猪喂食,几时几点到麦场找我、然后到主家蹭饭。剩下的时间就交给我们自己安排,唯一的要求是:出去时要锁门,不许去水库。然后扛着 木叉,晃到麦场,找个有阴凉麦隆,开始家常那个家今年麦长得好、哪家又丢了只母鸡、并 罗列出半条街不在场的证据等 诸如此类的话题。碾场的司机便开展手扶拖拉机,一圈一圈不厌其烦在麦场转着圈,反复碾压着麦子。大约四十分钟后,麦田也如数压扁,平铺在场里,此时就需要帮忙的人拿着木叉开始将压扁的麦杆重新挑起来、反过来,重新促成一个新的麦场,这个过程叫做抖场。接着司机再次开着手扶拖拉机重复之前的环节,帮忙的众人也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原来的话题,如此反复三到四次。麦粒基本都已碾出,威望较高的人便在此时自然站出 ,开始分派任务。你们几人去拉草(将废弃的麦杆用架子车拉到主人家),你们几人去扬场(接着风势,将麦粒和麦粒表面的麦皮分离)。此时,各家孩子按照早晨的约定,已聚集麦场附近,伺机窥探着父母的眼神手势。主人家只要一发话:现在休息,到家吃中午饭。无数孩子都会从各个麦隆 间窜出来,跟在父母后面。中午饭一般较简单,炒菜加一碗臊子面,一碗不够的话可以两碗、三碗,四碗基本是极限——饭量和脸皮的双重极限。吃过饭后,我们又做鸟兽散,大人便开始在麦场装粮食、打扫场地等等,第二天像手扶拖拉机一样,重复着昨天的一切,宛如重复老一辈的生活,重复了祖祖辈辈手扶拖拉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年过了芒种时节,地里的麦子就黄了。小麦是我们那里的主食,所以收麦是农村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
    追梦人在路上不断追寻阅读 593评论 0 1
  • 家乡偏僻贫穷,生产力落后。麦子收完,摞在打麦场上,抱着六月的太阳安安静静地沉睡。人们忙着耕翻土地,收割秋田,种麦…...
    骏马悲嘶阅读 733评论 2 10
  • 一个被雪覆盖了的上海,蒸汽从火车上头喷出来,火车站上挤满了人,其中就有程愫一家人,当时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一大家子...
    IvyChan阅读 290评论 0 1
  • 我们平时会看小说吗? 回想第一次接触小说,那是我在部队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禁用手机,所以那个我们都是偷偷的用MP4...
    不再联系_0308阅读 3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