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割麦的童年

二十年前,中国农村几乎还没有自动收割机,更没有现在的联合收割机,人们都是这样用镰刀割麦子的。

割完麦子,还得把它拉到场里,这时候是有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

后来慢慢有了拖拉机

压好了,就得起场,这是起场用的叉子和耙子

儿时的打麦场,大人的繁忙场,孩子的欢乐场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那麦秸垛就是我们的蹦蹦床

无所顾忌,肆无忌惮,藏老猫,不怕磕着碰着

把没有麦粒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堆出一个既稳定又漂亮的麦秸垛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等过了麦季,依然可以玩耍,没准儿还能摸出俩鸡蛋

接下来就是  扬场

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把轧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麦子入囤之前还得晒干了,要不会生虫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家了无人玩耍的麦秸垛,显得异常孤单麦秸垛,青麦芽,大石磙,这一雨后初晴的乡村景象

▲老人也喜欢在麦秸垛上晒暖儿……

好的麦秸垛,必须是有角有楞,规规矩矩,一看就很漂亮

曾经的麦秸垛,是乡村的一道风景,煞是漂亮

麦秸秆不是喂牛,就是用来烧火做饭。拽瓷实的麦秸垛,是个技术活,手拽的生疼生疼哩,也只拽出来一小把儿

割过麦,也代表着夏天正式来临!

晚上常把桌子搬到外面吃饭,边聊天边吹着晚风边吃饭,可舒服了。

池塘成了天然的游泳池,一到傍晚就有孩子偷偷来玩水了,不过安全是个大问题!

看着就想吃的小白瓜

小香瓜...你还记得这味道吗?

菜瓜,以前基本上加家家户户都会种的

西瓜,自己种的,天然无公害

每天早上可以去菜地里摘些新鲜的豆角,虽然有那么几个小虫子

青椒绿油油的,城里好几块钱一斤呢!

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摘,保证最新鲜!

晚上几个小孩玩老鹰抓小鸡,这情景,可能N年没见过了吧!

偶尔赶个集,卖桃的都是认识的,

村里就是这样

聊一聊总能找到共同的熟人

好吧,来几斤吧!

这样的生活,却是现在城里人天天向往的生活

也是进入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再也回不去的生活

说说你最难忘的夏日生活是什么样的?

最后致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看到乡亲们下地掰玉米、摘豆子、薅花生,不由想起小时候的劳动场面。 但那时候最繁忙的应该是六月的麦...
    戚老师说阅读 5,215评论 1 18
  • 9.三夏麦收 来到马范桥不到一个月就进入了麦收季节,五黄六月正是农村三夏紧张的时候,夏收、夏种、夏管是一年...
    马范桥人阅读 10,771评论 71 209
  • 碌碡 我记事时,碌碡就默默地守在麦场边的一隅。它经历着风吹雨打,寒霜酷暑,任凭身边长满...
    A山里鹤阅读 5,599评论 19 14
  • 全部麦子收割完毕并载运进场后,就该开始碾压了。 那时候还没有脱粒机(邓州乡间俗称打麦机),更没有前面吃进麦棵后面吐...
    河南邓州阅读 4,386评论 0 6
  • 小小的我们, 大大的世界。 有时候, 特别喜欢仰望天空, 那一望的湛蓝, 惊艳了双眸。 一直有个梦想, 就是能去西...
    柒筱悦阅读 3,5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