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列车:翻越南岭,回家过年

往年,不管坐哪趟车返桂,基本都是上车第二天到桂林,这日早起基本都已经到了湖南,从华北平原的一片瑟瑟冬色,转夜变成满目翠绿。湖南尚且还有很多落叶乔木,见得到枯枝,等车进广西,过了南岭,便是开到了春天了,所有的植物生机勃勃,一夜交春,心情大好。

车上慢慢就停了暖气,慢慢变得很热,一路减衣服,到了桂林一下车,春风阵阵,空气湿润,满街的小贩,各色吃食,各种热带水果,满街都是穿单衣的岭南姑娘,春光荡漾,桂林人民过的都是神仙日子。

街边都是桂树,虽无桂花飘香,也仍清翠可爱,也有不少榕树,搭着气根,虚虚飘飘。漓江流淌,水汽充足,时时有小小山尖拔地而起,奇峰异石。

冬日是淡季,很多旅店都好便宜,百八十就可以住得很舒服。

吃饭时,只要有青菜,便极美味。桂柳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品种,扭叶菜心,也叫甜菜心,嫩极了,菜味很足,不像北京吃的南方菜那种大棚的无趣。往往一顿饭别的没吃完,菜心已经加了两份。

桂林人说的是桂柳话,属于湘语,容易懂,交流没有什么障碍,这里是老牌的旅游城市,设施和本地人的心态都很成熟,不像很多小地方刚刚兴起旅游业的那种暴发户心态。

出了桂林往南,山水行行复行行,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此言不虚,但继续往南,则更甲一筹,只是名声不那么大,没有那么多如花妙笔描摹罢了。

阳朔的山逐渐开始关联,不像桂林那么突兀孤立。往年都是从国道走,风景甚好,沿途一摊摊金黄的沙田柚,金桔,山峰渐渐大起来,联络起来。这两年多走高速,风景略输一点,不那么亲切。

虽然是旅游胜地,住的却还实惠,几十块钱一晚的房间也很新,卫生间很宽敞,热水充足,住得舒服,想节约一点的人,真是花不多少钱。要是想住高档,什么档次什么价位都有,什么高端娱乐探险项目也都有,有多少钱都能花的出去。实在是丰俭由人。

阳朔城内有一种小小巴士,十几个座,就像观光车,开到后半夜两点。西街白天很寻常,到晚上就挤得很,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各种创意小店,是我见过最好的步行街,没有之一。

县城中心有小小公园,有小小山峰,不高,却险,登高望远,也是极好的。

阳朔与桂林中间,有兴坪古镇,也有外国人改建了很漂亮的小酒吧,值得一去。阳朔有车直接去,桂林则需要坐阳朔方向的车在杨堤路口搭竹筏或者徒步。杨堤到兴坪是最经典的漓江徒步段,有二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取景处,有九马画山,值得一走。

大榕树独木成林,不可思议,必要亲眼一见,不虚此行。

阳朔往南到了荔浦,就是桂柳话、白话并行的双语地区了。白话在广西,大致是西江流域在讲,北面桂林、柳州讲桂柳话,接近湘普,南面壮族讲壮话,瑶族有几种瑶话,但壮瑶一般都会桂柳话,或者标准普通话。

过去,桂林往南的一路上,车很破,人的样子也很有当地特点。最早一次来,是2003年春节,路上好多中老年妇女,齐耳短发,前额往后梳,红头绳斜扎一小把,面目之间有极蛮荒的神情。现在,很多姑娘小伙在广东打工,很洋气的,比北京街头更潮,当地中老年人也都与中原打扮差不大多了。

荔浦再往南,基本就是白话区了。山势更加连绵,更为壮美。米粉也从桂林圆滚滚的那种变成了南边习惯的河粉,切粉、湿粉。因为水和米的缘故,在北方是吃不到正宗口味的。

路边很多农民盖的新房,几层楼,一切与城中没有多大差别,不像2003年时,一路都是破烂的土房子,现在极偶尔才见到那么烂的,也都做了猪圈或柴房。

过了蒙山几十公里,山路弯弯绕,要翻大山,绕的七荤八素,爬坡爬坡,下坡下坡,但跟大瑶山比,就好多了。

经过奶奶的娘家,现在也都修了桥,以往是吊桥,眼看着摩托车就开着从吊桥上摇摇晃晃进村,酷。

进我婆家,路是在河水的东边,进村要过河,过桥,2003年第一次到这村口时,公公正在桥对面带领村人们修路,我男人领我进去,引至面前说,这是爸爸。嗯,就无缝改口叫了。

我们这个小村,就是临河这一小片,有几户杂姓来得早,太爷树材公选了现在这老房的位置后才搬过来在这扎根的,同太爷名下,现在大概四百多人。

太爷只有四个儿子,却有三十几个孙子和十几个孙女。

这边的排行一般不按父母份下,而是按爷爷份下,男女分开排。太爷份下有四房,我们是三爷爷份下,而三爷爷先后有三位夫人,我们是三奶奶份下。

传说整个镇上的郭家,都是同宗的,有家谱为证,南明时美昌公从广东三水迁过来,几代人一再往深山沟走,才到了这,两边族谱可以对得上。

村中总还有些公共事务需要一起处理,自治自洽,往往也并非宗族事务,而是类似于乡绅治理。现在真没有乡绅了,多少有几个有公心有威望的人,遇到事情会有人请他们公断,而我们太爷树材公当年就是典型的乡绅。中年励志,上山种经济林,十年成材,卖木材后发家,买了很多地,成了大地主,为人公正善良,极有威望。附近几个县的人都来请他断事。我们所做的家族史光盘上,有伯伯、爸爸他们讲述的经典的树材公的故事。

村里过去大片稻田,多数人住在爷爷辈盖的围屋,百多年的土房子,盛大的祖屋。现在田里几乎盖满了新房,都是水泥壳子,挤得很,房檐盖着路,没有美感。河道也都占着,大水来时,路面变河道。

早年没现在这么多的垃圾,没这么多塑料包装,那时候买瓶饮料或者酱油什么的,会割一段玻璃绳帮你绑起来带走,不会用塑料袋,现在到处是塑料,连抓药都用小塑料袋一副一副装了。

本地人不怎么在意,尤其河边桥头,简直触目惊心,没有任何处理,只等着夏天发大水的时候冲走,那么多不可降解的垃圾,一路漂流,去到珠江、大海。各家也会在门口附近就地焚烧垃圾,最多也就是集中到村口一处集中焚烧。

十年前这里只有小卖部有电话,打电话回来要叫人去喊,后来装了入户座机,手机信号只有在很高的楼顶或山坡才有,也不稳定,有时去镇上才能收到几个短信,现在可好,个个都3G4G了。

十年前小卖店都是木板搭起的小铺,没几样东西,没有面食,饮料都是山寨版,现在都盖了新房,什么货都有,越来越齐全。

十年前青山绿水,在桥头看极美的小河,现在河道被挖沙的、淘金的挖得乱七八糟,一片狼藉,水也因为上游有挖矿的而污染成蓝色,一大片区域都没有能下水洗澡的地方。

十年前只有土路进来,尘土飞扬,颠簸难行,现在很多很多小小山沟里都通了水泥路,随便逛逛也挺美的。

十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速生桉大片大片种植,很破坏生态,细细高高的,长得很快,快得树皮跟不上,总是一片片掉落着,远远看山上总是飘摇着桉树尖上那一些些,杆子细细的,空荡荡的。以往大片大片青绿可爱的各种蕨类少了好多,生态变化极大。总觉得,就像人身上除了大血管,还有其他神经淋巴之类其他的循环系统,大地中的矿脉也可能有各种我们并不了解的作用。随意挖采,所破坏的,可能远不止我们已经认识到的部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已是岁末,还有4天的年假未休。反复斟酌,决定还是出去旅游。于是开始关注微信上朋友圈里发布的相关旅游信息。朋友推荐桂...
    手风琴阅读 752评论 0 4
  • 根据前十八年的人生经验,每学年的下学期总是美好得多。 只是莫须有地在想,“文章憎命达”——因此上要记得好好看书。 ...
    早春呈水阅读 273评论 0 0
  • 庄子的逍遥,是近乎忘却世间一切复杂,纤尘不染的绝对精神与灵魂上得到自由。而我所认为的“恒静”从某种意义上来...
    风云气象阅读 556评论 0 1
  • 1. “妈妈,我为什么是宁宝宝呢?” “嗯,那你不是宁宝宝又是谁” “我要做妈妈。” “那好,明天你做妈妈,我做宁...
    独处的旅途阅读 2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