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大石一秤砣

大清嘉庆中叶(一百九十多年),一遵义府儒生进京赶考,行至桥坝河,一路北上,但见綦河碧波荡漾,江中一巨石形如“秤砣”,不禁诗兴大发,脱口而出:“江中大石一秤砣”!

在“独石砣”江边留恋许久,未得下联。眼见夕阳西下,只好到沱湾客栈投宿。

店家只剩一个三人间,儒生选了靠壁的床铺歇下了。

匆匆几月,儒生赶考归来,仍旧住宿沱湾客栈当初那间客房。

想到上次尚未得到下联,又几次徘徊“独石砣”江边。

因未能考中,来回风餐露宿又得了风寒。盘缠将尽,未得好生调理。住了几日,病势越发沉重,竟然一命呜呼。

可怜儒生断气之时尚在念叨“江中大石一秤砣”,“江中大石一秤砣”……店主自认倒霉,匆匆把儒生安葬于后山。

不料,从此每夜子时后,儒生住过的房中总会断断续续传出“江中大石一秤砣”,“江中大石一秤砣”……若有若无,阴风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然而打开房门后,又啥也没发现。

店主害怕,一把大锁锁了,不再开放此屋。时隔三年,又有三名进京赶考的学子途径独石砣,也被江景吸引,可巧也到沱湾客栈投宿。

当晚客房已经住满,店家告知仅剩“问题客房”,且将前因后果一一告知。儒生们半信半疑,可天色已晚,又十分疲惫,只得壮胆住下。

睡前商议:前辈留下遗憾,我们一人一句帮他完成,于是凑齐了四句——

江中大石一秤砣,

江作秤杆又如何?

星星北斗做钩挂,

称得山河有几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