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才是读书的根本

现象

前阵子在一个公众号留言区看到一个很经典的回答,大家感受一下:


一语惊醒梦中人。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人都有广泛涉猎读书或者大量搜索各种资讯的习惯,看到好的、觉得有价值,就马上收藏起来,越收藏越多,似乎感觉自己读过了很多书,收集了不少的资料,指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然而信息的数量级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知道由信息变为知识需要一个拆解、吸收、重组的过程。只是表面看过,并没有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重组,是不会留下什么印象的,更别提用这些知识来创造财富了。


本质:松鼠症

“松鼠症”,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是指喜欢购买、收藏、囤积一切“某天可能会用上”的东西,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哪怕这些东西基本不怎么使用,甚至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就像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最后实际很少吃。

这跟大量的读书却不思考、不总结、不提炼是一样的,企图用阅读的数量来掩饰头脑的懒惰,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解决方法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动笔,不读书”。要读书,就要动笔记录,写下读书笔记。

吴伯凡老师说过:

“不动笔,不读书”是我特别认可的一句话。按说读和写是两种状态: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但你想提高读书的效率,最好的方式是动笔:

初级的动笔是在书上划重点做批语深度的动笔是写读书杂记,也就是书上的观点、见解和概念成了触发你思维的一种手段和契机,你这个时候读书就不仅仅是在存储,更多地是在提取了。

书里的话引发的是你的认知生产过程,这种过程又不是完全撇开书本的,它跟这本书的问题相关——一本书除了负责将内容输入给你以外,其实也是在引发你进行认知的产出。

为了写书评而去读一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你就会不断地主动去思考,不断地跟作者的观点交锋,这是一个很好的头脑锻炼、思想体操。

我也有过“松鼠症”,曾经花了一周时间来整理,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储存在各种终端的收藏资料,比如微信、网页、新闻客户端等等,全部归档到有道云笔记,来进行统一管理,分类,打标签,写上几句感想,方便后来的查找,为输出文章提供各方面丰富的素材。


学以致用的方式

1、分享

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在交谈、聚会的时候,尝试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如果自己能说清楚,对方也能听得明白,就是自己真正掌握了这项技能,如果中途卡壳或者有很多地方记得不清楚,那就表明自己只是大概了解,并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加强这方便的训练。

现在知识分享课程很多,如果你经过一段时间的分享尝试,觉得自己真的掌握了一项技能,就可以尝试在各种社群进行有偿的在线分享,很多牛人就是这样完成了知识的变现。

2、写作

用写作的方式,把读过的书、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结合各种写作技巧,产出一篇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的文章,既能帮助自己来巩固和掌握知识,又能锻炼自己语言提炼和组织的能力,还能帮助更多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3、践行

我们不仅仅要有思想上的提升,当我们接触到一项很好的方法和技巧,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可以怎么做,立刻着手行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总结:

我们了解了“松鼠症”,知道学以致用才是我们读书的根本,用分享、写作、践行三种方式就可以真正的把知识用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86评论 9 209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42评论 3 13
  • 晚秋 作者/文H 天气晚来秋,金风荐清幽。黄花寒香远,芳林披彩绸。淡云追塞雁,残叶拥莲舟。无限沧桑梦,枯荣在心头。...
    文H阅读 405评论 5 7
  • 今天已是七月了,可是自六月初就开始下的雨到今天都没停,反而俞下俞猛。 今天的雨,格外的大。窗外的雨,哗啦啦、哗啦啦...
    墨尘禅阅读 493评论 5 0
  • 我发现你也有你的普通 像春天的辞藻,像泥河里的波光 像我亲近你时,你左耳委婉的笑 当我抚摸厚厚的墙 也能看见你的温...
    炫浪破天阅读 35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