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余粮心不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到了收麦季节。现如今,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村里人都进了城,进城务工当然要比在家务农强!

给娘打了个电话,娘说今年收成不错,三亩多地能收3000多斤粮。娘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土地,在娘眼里,土能生金——锄头一响,黄金万两!

娘除了种地,农闲时也会打打短工,一天能挣六十块钱。娘说:“多少挣点就比不挣强”。有时候,帮邻居家干活一般不给钱,管饭。娘觉得管饭也挺好的:“闲着也是闲着,有人管饭不就等于省了自家口粮”?

哈哈,咋感觉娘的理和别人的不大一样。

说实话,我并不反对娘有点事忙。不管打工能挣多少钱,也不管种地收成能咋样,就当锻炼身体吧——身体棒棒才能吃嘛嘛香!只是,邻居们都觉得,快八十岁的人了还是应该好好把福享。

娘说:“活着就得干活,不干活心里慌”。娘始终认为,种地有种地的舒坦,忙碌有忙碌的清爽——不给家里做贡献,心里头怎会舒舒服服、坦坦荡荡?

我经常和娘讲:“您生了四个儿子,这就是对家最大的贡献——不干活也不会饿着娘”。养儿防老嘛,老话不都这么讲?

母亲节前一天,回了老家一趟。浇水、施肥、除草,地里的活都是娘一个人忙。娘说:“反正地不能荒”!按娘的说法,农民荒了地和工人脱岗、军人缴枪的性质是一个样。

闲谈之余,娘拿出她的体检报告给我看。除了个别指标比标准值略低,其它都很正常。

娘说,前两天在镇上打零工的时候,几个一起干活的妇女还一个劲地向娘咨询健康秘方。“能有什么秘方啊?干活就是最好的运动、最天然的保养”!

娘认为,不管到什么年纪,都应该自食其力、自立自强。“有事干,过日子才有奔头——不管干什么,反正做人不能只为自己想”!

娘的这些做人原则,在有些人看来肯定有点不可理喻——简直就是“有福不会享”。但,这就是娘一辈子的人生信念和奋斗方向!

“坐吃山空。干多干少不要紧,干就比不干强”。在娘的观念里,吃苦受累心不累,好吃懒做人遭殃——“吃亏是福”,看似唱高调,娘却打内心里就这么想。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娘哪来的这么大干劲。说吃苦,娘比谁吃的苦都多;论受累,娘比谁受累的时间都长。

娘不到二十岁嫁到韩家,和爹一起为四个老人(爷爷兄弟两个,只有父亲一个男孩)养老送终,又把四个儿子养大成人,一忙就是四十年。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花在了老人和孩子身上。

这期间,家里欠了很多外债——还了差不多15年。那些年娘吃的苦、受的罪根本无法计算,也无从测量。

外债还完了,小儿子也结婚了,娘也六十了——总该享享清福了吧!“人闲着闷得慌,病不就是闲出来的吗?有活干才健康!有健康不就是在把福享”?

我问过娘好多次,真的很想知道娘的动力之源来自何方?每次,娘说的都一个样:“家有余粮心不慌”。

是呀!感觉娘这一辈子都是在给家里积攒口粮——全家人的福气不就是娘这么一点一滴攒来的吗?没有娘的辛勤付出,哪来的幸福和安康?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娘的影响?也可能,是我对未来太过于紧张。几十年来,我一直不曾懈怠,也不敢有太多虚妄之想。每天的念头里,只有一个目标——耕耘希望。

我坚信,幸福彼岸就在前方。我知道,每个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几十年的耕耘、播种,苦日子已经越来越远了,真的希望好日子能够源远流长!

前路漫漫。不管前行路是平坦还是坎坷,我都会时常告诫自己,何时何地都不要放下手中犁杖。

说实话,我当然知道,离开了粮食哪里还有人类理想?我更加知道,勤奋耕耘不仅为生存,更是为信仰。信仰,正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信仰不是迷信,也不是口号,更不是对神灵的仰望。信仰就是“自食其力”、信仰就是“干就比不干强”、信仰就是“吃亏是福”、信仰就是“家有余粮心不慌”。

是呀!家有余粮心不慌。娘的口头禅,作为儿子怎能不放心上?对!一辈子不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602今日话题】 你是一个善于独处的人吗?为什么? 我即喜欢独处,也喜欢群处,就像白天与黑夜,手心与手背,没有...
    顺水顺风阅读 968评论 0 0
  • 就这样把自己简单的装扮成了一滴水 可凉 可热 可以回味 也可以淡忘 在梦开始的时候 冲泡出一杯清纯的茶 用以品味之...
    清茶如故阅读 1,209评论 0 0
  • 绝情崖前字数行,教杨郎,莫相忘。黯然销魂,只身守空房。身闯金营烧粮仓,战法王,威名广。 南海神尼祢天谎,望潮涨,心...
    丞玄阅读 3,55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