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杀(一)

现在

接到电话的柳弘感到很疑惑,记忆迅速被拉回到了10年前,他不敢细想,放弃了原本的计划,调转车头向家驶去,一路上,机械地刹车,启动,仿佛是被车流推着往前走。一进家门,柳弘才有了一丝安全感,他怔怔站在原地,任凭手机不停震动,他知道那是贾斯催到酒场的电话,完全没了回复的兴趣。妻子肖莹这时从厨房探出头来,抬起的手上向下滴着水问,怎么不去了,在家吃吗。看到柳弘的脸色,吓了一跳,忙过来把湿漉漉的手放在柳弘头上问,哪里不舒服吗。柳弘挣脱开肖莹的关心,抓住她的胳膊说,他来电话了。肖莹立刻低下身子怪道,你弄痛我了,谁来电话了。柳弘说,韩丛立。这三个字像是休止符,立刻让肖莹定在了那里,只把目光投在了柳弘的脸上。

过去

像所有大学生一样,走出校园的柳弘对自己的前途毫无信心,每次看到应届大学生招聘会现场的人流量,他都感到呼吸急促,只是拿着简历蹲在门口抽烟,想着从700万毕业生中突围有多不切合实际。他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穿西装,是感觉完全没那个必要。中午,柳弘跟肖莹、韩丛立、杨美玲约好在“约粉”见面,柳弘就这样耗着时间,他想见到自己的朋友,内心里又对韩丛立多少有些抵触。

柳弘第一个到了“约粉”,坐在熟悉的位置,隔着窗户看着斜对面车站的方向。虽然上午一无所获让他多少有些挫败感,但他渴望见到肖莹,一早上,他脑海里都是肖莹洁白的牙齿和好看的梨涡。透过餐厅的落地玻璃,柳弘看到了肖莹,脸上露出了笑容,紧接着,韩丛立出现在视野中,从后面小跑着一把搂住了肖莹的肩膀,柳弘的笑容立刻又收了回去。他赶忙低下头。

大家要了自己喜欢吃的米粉口味,开始聊起上午的面试。韩丛立依然那么滔滔不绝,讲到的都是利好消息,说他怎么一眼就能看穿面试官想要什么样的人,进而开始一次角色扮演,肖莹坐在柳弘身边,用笑容和简单的“是吗”,配合着韩丛立的演讲。杨美玲像是看出了柳弘的不快,问他说,哎,这位作家同志,你怎么样,有收获吗。柳弘抬起头,看一眼杨美玲,又看看韩丛立说,喝了两瓶水,上了三次厕所。韩丛立边吃粉边接过话头说,不行你到我爸的公司去试试吧,算是资源优化利用。柳弘顶不喜欢韩丛立这个优越的派头,心想你怎么不去,却脸上带着笑说,行啊,你安排吧。嘴比脑子快的杨美玲问向韩丛立,你自己怎么不去。肖莹说,避嫌呗。结账的时候,柳弘抢着买了单,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的经济实力非常有限。韩丛立说,等会儿喝冰水我请啊。柳弘说,我就不去了,上午没什么收获,下午我得抓点紧,跑一个约好的公司。说完跟大家道别,转身向车站走。肖莹看着韩丛立和杨美玲,耸耸肩,紧走两步,追上柳弘,拉住了他的手。

相识

四个人相好在大一,当时柳弘成了校戏剧社最年轻的编剧,社里的成员以中文系的学生为主,不是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而是他们有用之不竭的情怀。当时,柳弘跟社长秦以斌合写了一个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背景的剧本,柳弘总想表现最后女主死在男主怀里的煽情桥段,甚至设想了布景搭设的方案,但秦以斌觉得他太想通过情感表达引发观众共鸣,而忽略了时代背景下的主旨主义。柳弘只得妥协,但依然保留了女主死在男主怀里的画面,只是削弱了个人情感的成分,烘托了民族大义、共同理想的整体氛围。排练初期,柳弘并没有注意到肖莹,甚至通过对词改词确定角色后,柳弘依然没觉得肖莹演女主有多大的优势。直到定妆的那一天,当肖莹穿上五四时期的学生装,戴上了齐耳短发,柳弘才真的被肖莹身上那种纤弱柔美、不染凡尘的感觉深深吸引。当然,由于杨美玲的丰满身材,更多同学的目光投向了她,并发出了惊呼起哄的声音。而柳弘觉得,肖莹才是曲线玲珑到刚刚好。最让柳弘受不了的,是肖莹对台词理解和诠释的深度,就算他这个执笔人,也不得不佩服。事实上,柳弘觉得肖莹所表达的意境,比他写的内容更加丰富。

随着排练的深入,秦以斌作为总导演坐在台下掌控全局,柳弘则在台上帮着演员串戏,找问题,落实导演的意图。那一阵,韩丛立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外形很好,平时话很多,但一进入表演状态立刻能拿得起来并值得给予信任的演员。到了剧末部分,韩丛立一次次将肖莹搂在怀里,反倒让柳弘经常感到面红耳赤。提示表演情绪,纠正台词的时候,声音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

排练最紧张的时候,学校给了剧组下午和晚上可以连排的充足时间。一天晚餐,肖莹端着餐盘坐到了独自一人的柳弘对面半开玩笑说,大编剧,今天我们的情绪你还满意吗。柳弘笑笑说,挺好的。其实心里一点也不喜欢肖莹用“我们”这次词。再一抬头,韩丛立和杨美玲坐到了肖莹的两边。韩丛立说,你能不能别那么严肃,跟个知识分子似的。杨美玲补充道,就是,才大一,就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到了大四还了得。杨美玲穿着便装的曲线,在柳弘眼里,依然很夸张。柳弘笑着回大家,哪有你们说的那么严重,就是想排一个最理想的状态。你干嘛,毕业后要当专业编剧啊,省省吧,享受这个过程才更重要。韩丛立说。柳弘心想,什么过程,把肖莹搂进怀里的过程吗。嘴上却说,也很享受啊,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做一件事的过程。杨美玲嘴比脑子快地说,听听吧,跟教导主任的口吻一样。肖莹咯咯笑起来说,真的有点像啊,就是少副眼镜。所有人,都随声附和着。

那一次的谈话之后,四个人越走越近,柳弘跟肖莹之间朦胧的感情,也渐渐清晰起来。肖莹陪着柳弘泡图书馆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个人一起打饭,吃饭,散步,纳凉,翻围墙,看电影,参加社会活动,共同拥有了大学生活里最幸福的时光。肖莹什么都跟柳弘说,但在别人看来又很安静。柳弘什么也都跟肖莹说,但心里总有一些保留的部分。相处过程中,让柳弘感到有些不适的是,除了四人的集体活动,每一次柳弘和肖莹单独在一起,韩丛立跟杨美玲都会出现,或长或短或一个电话。有几次,柳弘甚至觉得韩丛立看肖莹的目光有些特别。因为韩丛立的好口才,相遇和分别从不感到尴尬倒是真的。柳弘有时甚至希望韩丛立跟杨美玲成为一对,只是两人的关系看起来更像是哥们儿。

那一年,四个人为之努力的这件事,收获了全省大学生戏剧节一等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