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Day25 课后笔记

TCP/IP协议

1、三次握手的过程

(1)、第一次握手

        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eq=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2)、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3)、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TCP连接成功)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2、三次握手抓包分析

(1)、客户端发送SYN和ISN初始序列号给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状态

(2)、服务器应答,发送(SYN+ACK字段),SYN字段为服务器S的ISN初始序列号给客户端(注:这里的seq与客户端发送的seq没关系,是服务器自己的seq)

(3)、客户端发送ACK字段ISN码值为第二次握手时服务器发送的SYN  ISN值加1,客户端和服务端都进入ESTABLISHED状态,连接成功

3、四次挥手的过程

(1)、客户端进程发出连接释放报文,并且停止发送数据。释放数据报文首部,FIN=1,其序列号为seq=u(等于前面已经传送过来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列号加1),,此时,客户端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TCP规定,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号。

(2)、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发出确认报文,ACK=1,ack=u+1,并且带上自己的序列号seq=v,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CLOSE-WAIT(关闭等待)。TCP服务器通知高层的应用进程,客户端向服务端的方向就释放了,这时候处于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但是服务器若发送数据,客户端依然会接受。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整个CLOSE-WAIT状态持续的时间。

(3)、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请求后,此时,客户端就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服务器发送链接释放报文(在这之前还需要接受服务器发送的最后的数据)

(4)、服务器将最后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就向客户端发送链接释放报文,FIN=1,ack=u+1,由于在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很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假定此时的序列号为seq=w,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AST-AS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5)、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后,必须发出确认,ACK=1,ack=w+1,而自己的序列号是seq=u+1,此时,客户端呢就进入LeeTIM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注意此时TCP连接还没有释放,必须经过2MAL(最长报文寿命)的时间后,当客户端撤销相应的TCB后,才进入CLOSED状态

(6)、服务器只要收到了客户端发出的确认,立即进入CLOSED状态。同样,撤销TCB后,就结束了这次TCP连接。可以看到,服务器结束TCP连接的时间要比客户端早一些。

4、4次挥手的抓包分析过程

(1)、客户端发送FIN    ACK字段ISN初始序列值seq 释放连接请求

(2)、服务器先确认客户端C的FIN请求,并发送ISN  seq 初始序列值

(3)、服务器S向客户端C发送FIN+ACK字段以及ISN值

(4)、客户端C对服务器S的FIN请求确认

5、总结归纳

6、TCP状态变迁以及数据传输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