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走近村上春树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共九章,加起来大概二百页。这算不上一本厚的书,却让我断断续续从八月读到九月,去医院也放包里带着,排队的时候看,晚上会放在床头,临睡前再瞥几眼。

之所以这么着魔,一是好多小伙伴都说这是一本好书,好书自然慢慢品读;二是这本书是村上君诸多作品中唯一一部谈及自己的作品,我太想走进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了,所以阅读的速度不知不觉放慢了下来。

坦白说,这是我看的村上君的第一步作品。看这本书之前,我盯着作者名看了一会儿,心里默默记住,是村上春树,不是春上村树,也不是树上春村。说来惭愧,以前这四个字老是在我的脑海里胡乱排序。

⒈言归正传,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呢?

从作品名可以看出,是讲跑步的。读的时候你会发现,村上君是以跑步这条主线,讲述了自己与跑步相关的生活日常以及写小说的技巧及灵感。

也正如村上君在前言里所说:

“我是想以“跑步”为媒介,对自己作为一个小说家,同时又是一个“比比皆是的人”,是如何度过这约莫四分之一世纪的,动手进行一番整理。”

⒉为什么跑步,从何时开始跑步的?

跑步正式进入村上君的日常生活,准确地说是一九八二年的秋天,那时他三十三岁。

之所以选择跑步,原因归纳起来有三:

一是打算作为小说家度过今后漫长的人生,就必须找一个既能维持体力,又能将体重保持得恰到好处的方法。这就必须选择一项运动。

二是跑步有几个长处,首先是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

三是村上君打算专注写小说时把家搬到了千叶县的习志野,那一带当时还是野草茂密的乡间,附近连一处像样的体育设施也没有,道路却是齐齐整整。于是村上君毫不犹豫地(也是别无他选)选择了跑步。

跟着村上君的步伐,我知道了马拉松全长是42.195公里。其实除了跑步,村上君后来还有游泳、骑单车等运动。但唯有跑步是村上君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他说只要跑步,他便感到快乐。

⒊为什么写小说,从何时写小说的?

村上君在29岁的时候开始写小说,更确切地说是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下午一点半前后。这时,村上君和爱人经营一家类似爵士俱乐部的店,生意刚好走上正轨。用村上君的话说是好歹算是爬过了人生中一段陡峭的台阶,来到一个稍稍开阔些的场地,心里也生出了自信,开始对该采取的下一步进行思考。

三十岁迫在眉睫,已然逼近不能再称为青年人的年龄。于是乎村上君下了决心:写小说。

我想起了某人说过的一句话:“种树的最佳时间有两个,一是十年前,而是现在。”所以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着手开始行动吧,不要等待以后,也不要觉得已经迟了,现在就是最佳的时机。

⒋跑步与写作有着怎样的关联?

村上君在书本第四章说,他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村上君29岁开始写小说,33岁开始跑步。打算作为小说家度过今后漫长的人生,就必须找一个既能维持体力,又能将体重保持得恰到好处的方法。村上君斟酌后选定跑步这项简单的运动。

也可以理解为村上君是因为写作才开始跑步的。没想到,这一跑竟坚持了二十几年。跑者是村上君除了小说家的第二个身份,爱上跑步,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⒌关于写小说,村上君怎么看?

有人提问“对小说家来说,最为重要的资质是什么?”

村上君回答首先是才华、其次是集中力和耐力。倘若毫无文学才华,无论何等热心与努力,恐怕也成不了小说家。说这是必要的资质,毋宁说是前提条件。值得庆幸的是,集中力同耐力与才能不同,可以通过训练在后天获得,也可以不断提升资质。

他认为写作长篇小说是一种体力劳动。写文章属于脑力劳动,然而写出一本大部头来更近于体力劳动。也正因如此,村上君在写小说3年后开始跑步,想必也是为了保持源源不断的体力吧。

⒍村上君是如何看待跑步这件事的?

村上君在第一章里说,跑步于他,不单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他每日一面跑步,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次次提高,通过超越高度来提高自己。

“突然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写小说。又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在马路上跑步。不拘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

在最后一章里,村上君表示他会把跑步这件事坚持下去,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都尽了,应当忍耐的都忍耐了。

假如有他的墓志铭,假如上面的文字可以选择,他希望写的是: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